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04:57:38
翻译

直译:蔺相如说:秦国用城池来求换和纸壁而赵国不应许,理屈(的一方)在于赵国;赵国给予和氏璧而秦国不给赵国城池,理屈(的一方)在于秦国,比较两个策略,宁可许给(和氏璧)而使秦理屈。
一楼的算是意译,大体对了。但是翻译古文不仅要意译,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字的意思以及哪个字怎么用,关键在于准确。这里我来补充一下
秦:秦国;城,城池;以,用;求:所求;而,转折连词,可译为然而;曲,名词或用为状语,理屈的一方;在,在于;第一个予,应予;第二个予,给予。
均,相提比较;策,计策,策略;宁,宁可。许,应许。以,用以,为求。负,名词或用为动词,使...承担。

蔺相如说:“秦国拿城池求得和氏璧,假如赵国不答应,理亏一方在赵国;如果赵国给(秦国)和氏璧但秦国不给(赵国)城池,理亏一方在秦国。比较这两个对策,宁可答应给秦国璧,使他承担理亏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