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谢亚龙年轻的时候喜欢吟诗作对,是真的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11:01:02
是真的吗?
如果是真的,那有那些作品呢?

角色一 追求风雅的文学青年

外人都称现在的谢亚龙“书生气”很浓,算是一个低调办事的领导,但却不知道,他的文学修养在初中时就已萌芽。虽然中国当代文学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出现一个断裂期,但很多在校的年轻人还是喜欢时不时地写点东西,谢亚龙不一样,他在文学上很有天赋,再加上很好学,他很快成为那时重庆文学青年中的佼佼者。

谢亚龙就读于重庆大坪中学时,只要听说重庆某某人写诗写得好,写散文写得不错,谢亚龙就跑过去和他们讨论一番,常常是熬夜进行一番辩论,他在文学上经常冒出一些奇思妙想,比如建立一个文学社。如果不是去了陕西,搞体育,他或许会在文坛上有所建树。据大坪中学一位与谢亚龙的同班同学说,他以前写过的东西中,带着不少激进思想,还大胆宣扬自由恋爱。

角色二 弃文从体走上仕途

谢亚龙后来跟着哥哥移居陕西宝鸡并进入了宝鸡市体校。1973年,17岁的谢亚龙勇夺陕西省中学生百米冠军,其成绩达到了11秒,也正因为如此,他被召入了省队。然而由于竞争的激烈,直到1979年退役时他都没能取得更突出的成绩。

不过这段时间却成为他一生的转折,1984年他考取北京体育学院研究生,成为文革后为数不多的体育专业研究生之一,由此走上仕途。

1990年,谢亚龙成为伍绍祖主任的秘书,这个面庞清秀的年轻人才华出众,身处要职,举手投足之间流露出青春豪迈之气。伍绍祖退下来后,三十多岁的谢亚龙就做了北京体育大学的副校长,那段时间可谓谢的黄金岁月,虽然谢从电子

信息中心副主任的位置上调至足管中心主任升了半级,但实际上早在十年之前,他就已经是群体司的司长,差不多是总局系统最年轻的司局级干部。离开群体司后,他又曾出任过同级的科研所所长。因为一切来得顺利畅快,再加上秉性

中重庆人的麻辣爽直,为谢亚龙打下了果敢,强悍的性格底色,这个性格特征在他出任田径管理中心主任后显露无遗。

可能是吧好像他只会吟诗
参考资料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