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至1937年文学运动与思潮的基本线索怎样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22:19:55

很想问下你说的是外国文学,还是中国文学

从1928――1937年7月,是现代文学发展的第二期(左联十年,左联时期)
这是现代文学的重要转折期,作为转折期的主要标志是马列主义文艺理论的广泛传播,其影响压倒了其他的一切文艺思潮。与此相应,1928年一月出现了无产阶级文学倡导运动。当时叫普罗文学(普罗列塔利亚文学)!现代文学从“文学革命”发展到“革命文学”。以创造无产阶级文艺为奋斗目标的左翼文艺运动、成为本时期的中心内容。
为什么会出现无产阶级文学的倡导运动呢?这是因为(1)在前一个时期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由普通的一员逐渐战败了所有的对手,突出地显落了出来,到这时期成为最受注意的文艺观。在这个选择中,最典型的人物就是鲁迅,他由进化论而最后自觉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
(2)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许多年轻的革命者、共产党员都回到了文学战线,他们在文学上向敌人展开了进攻,掀起了“左翼”文艺运动。
这一时期百花齐放的局面没有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蒋介石表面上统一了中国,搞专制、独裁、要消灭共产主义思想,开始了疯狂的文化“围剿”,所以这时期的特点是文学战线上的阶级斗争非常尖锐。九•一八以后民族矛盾逐渐上升。
这时期是创作上的破获期,产生了《子夜》、《家》、《骆驼祥子》等杰出长篇小说。和标志着话剧艺术成熟的《雷雨》、《日出》等多幕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