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蕴无我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1 01:37:04

楼主的问题非常好,这段经文出自<佛说八大人觉经>,由于世人对世间及政治意义上的国,有执念和爱念,所以才有此段经文的开示!

世间无常:世间一切之法,生灭迁流,刹那不住,谓之无常。这无常有二:一刹那无常,谓刹那刹那有生住异灭之变化也。二相续无常,谓一期相续之上有生住异灭之四相也。这里就将世间有为法四相(成、住、坏、空)揭示了出来。

国土危脆:有二层意思:一、是指器世间是不会恒常久住的,终究是要坏、空,所以,我们在器世间要有紧迫意识,要有出离心。二、是指政治意义上国,也终究是要灭亡的,世上不存在永恒的政治意义上的国,所以,修行者应以坏、空观来看待政治意义上的国,不要妄生爱,生有、有我的思想,因为这样是出不了轮回的。所以这四个字,是进一步说明无常及相应的危脆意识。

四大苦空:这里的四大是指实者,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元素又称为四界或四大界,实之四大,一地大,性坚,支持万物。二水大,性湿,收摄万物。三火大,性暖,调熟万物。四风大,性动,生长万物。此四者,以造作一切之色法,故谓之能造四大。在这里,用四大来表示有为有漏的万事万物都是苦(这个我不多解释了)和空(因缘所生之法,究竟而无实体)的,这四字是从身外器世界来说明无常、无我(为什么说无我呢?因为如果有一个能主宰的神我的话,不可能产生苦对吧,所以,说明一个无我的道理)。

五蕴无我:五蕴指一、色蕴,总该五根五境等有形之物质。二、受蕴,对境而承受事物之心之作用也。三、想蕴,对境而想像事物之心之作用也。四、行蕴,其他对境关于嗔贪等善恶一切之心之作用也。五、识蕴,对境而了别识知事物之心之本体也。以一有情征之,则色蕴之一即身,他四蕴即心也。心之中,受想行之三者心性上各为一种特别之作用,故名之为心所有法,即心王所有之法(略云心所),识之一者为心之自性,故名之为心王。盖五蕴为身心之二法,如色界欲界有身之有情,从五蕴而成,如无色界无身之有情,自四蕴(除色蕴)而成也。毗婆尸佛经上曰:“五蕴幻身,四相迁变。”增一阿含经二十七曰:“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为幻法。” 这是说在五蕴(就是众生和器世界的联动)过程中所谓有主宰之用者为我,于人身执有此,谓之人我,于法执有此,谓之法我,于自己执有此,谓之自我,于他执有此,谓之他我。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