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社会的商人没有剥削工人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9/19 21:32:09
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有什么不同?

没什么不同,但在观念上,社会主义社会认为商人的钱来自于自身的诚实劳动,他们可以用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资本主义社会认为商人的钱来自对工人剩余价值的剥削,他们的钱一般用于公益事业!

老生常谈了。社资的不同就在于生产目的不同。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社会主义的工厂也在剥削工人,虽然政府从来没有这么说过。似乎传统的区分社、资的标准不管用了,那么,新的区分标准应该是什么呢?

实际上在改革开放初期,这个问题就有了广泛而全面的争论,到底要不要发展私营经济,要不要个体户。发展到今天民营企业(不再叫“私营”这个色彩鲜明的名称了)已经有了相当规模,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民营企业家(其实就是资本家,只不过中国不这么说)。似乎国有经济的地位一直在下降,“社会主义成分”一直在不断减少,中国变成了披着“社”外衣的“资”。

这种认识的误区在什么地方呢?就在于没有认清究竟什么样的社会可以算是“社会主义社会”。

其实这些问题早就被一个人给解决了,只不过咱平头老百姓容易忽视他的话,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理论当成官话、套话。其实如果真正试着去读懂他,现在这些社会的现象就没有不解之处了。

这个人就是邓小平,他的理论就是邓小平理论。

为什么把官方把邓论排在毛泽东思想的后面?就是因为他促成了人们关于社会主义观念的重大转变,使人们摆脱了旧思想的束缚,认清了未来的方向。很大的误区就是,社会主义并不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并不在于行政调控!

“计划”与“市场”,“调控”与“放任”,实际上是市场经济模式中的两种不同的经济思想,“自由派”是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自由主义和以哈耶克、弗里德曼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学派为主要思想,主张市场经济中国家、政府不应以任何方式干预经济自由发展;而“计划派”是以凯恩斯为代表的凯恩斯主义为主要思想,主张经济的发展必须由国家进行行政指导,防止盲目投资和过度开发。这两种对立思想都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

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前就是完全的计划经济,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作用。改革开放之后,逐步引入市场机制,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们认识到,姓资还是姓社,与国家控制多少无关。

其实邓小平理论早就阐述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