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了一篇关于清末民初的文章~请指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9/20 03:03:40
见证清末民初
1839年6月3日这一天。此时广东虎门海滩上聚集了成千上万的老百姓,他们等待的是一次振奋人心的壮举——虎门硝烟。同时,这一次壮举也成为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战争的导火线!
有人说:“如果没有虎门硝烟,就不会发生后来的中英战争”。但事实上不是如此,中英战争的爆发其实早在乾隆年间就已经种下了祸根,再加上后来只会吃喝玩乐的咸丰皇帝和一手遮天的慈嬉太后,这个祸根越长越大,最后它只能把清朝打下的200多年的根基连根拔起。
自从1842年8月29日,中英签下的第一条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时。就注定了中国已经走上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而清政府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士也不是无动于衷的。像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兴起的“洋务运动”就是最好的证明。但事实证明,想要救国光是改进军事武器是不够的。这也就印证“洋务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
续《南京条约》之后的是中日的《马关条约》。《马关条约》可谓是中国的一大耻辱。这是因为,在中国唐朝时期,日本因为仰慕中国的繁荣,所以派“遣唐使”来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建筑,礼仪。这也就说明了当时日本还远远不如中国强。而今天呢?居然连一个小小的日本国也不把我们中国放在眼里。这难道还不足以使每个中国人感到可耻吗?也正是清政府的一再退让,一再割地,赔款,使中国程度上加深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步。
虽然清朝在没落,但民族也正在这时掘起。从孙中山先生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的那时起。我们能够感知到,这是一个新民族的苏醒,一个新时期的开始。
随着“兴中会”的不断扩张。清政府还是逃不过那遗害百年的《辛丑条约》。面对着八国联军的侵华运动,慈嬉太后卖国求荣。她先后出卖义和团,然后与光绪皇帝逃往西安避难。随后派恭亲王奕忻在1901年9月11日签下了这使中国完全陷入半封建半殖民社会的不平等条约。
说到这,许多中国人一定会认为这是中国史上的一大败笔。但我却认为,这是一种历史在发展的进步。事实上,历史中有无数场战争,从上古时期的焱黄帝大战蚩尤到近代的中英战争。哪一次不是要死个成百上千的人的。有些善心人士认为他们的牺牲是不应该的。而我却觉得他们死得很值得,正因为有他们的牺牲,所以才会有改朝换代。所以说他们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无名英雄”。
如今,人们或许已经渐渐淡忘了那过去的一切。但我相信

写得还不错,但你对历史的认识真的是小学生的水平,没有自己思考。
那一百年,是中国人的耻辱和血泪史。对外来列强的侵略和蹂躏,国人片刻都不应该忘怀。然则透过历史,却要看透背后的原因,
其实,从满清入关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注定了中华民族逃不过这场浩劫,不敢想象,如果没有这一百年的耻辱,中国还会不会是满清的天下。
西方国家的入侵在客观上是促进而不是阻碍中国的发展,当然我们付出了代价,人民的苦难和牺牲,但这种牺牲在那样的时代,在西方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当中,却是不可避免的,到今天,我们还在付出牺牲,不同的是今天奉行主动开放的国策,而清庭是武力打开国门。今天我们牺牲的只是血汗工厂,环境的破坏,和外资的合法盛行。
日本有过类似的遭遇,却没有落得象中国这样的命运,日本也有类似的鸦片战争,但对他们来说,却不是耻辱,打开日本国门的佩里将军还成了日本的英雄,至今日本人还在纪念着他。可中国呢,鸦片战争,成了耻辱,地主阶级的林则徐则成了民族英雄。
这里面是可以说明问题的。
究其因,中国的耻辱的本质问题,还不在于西方列强,而在于清王朝本身。
清王朝是一个少数民族的政权,更通俗的说,中国是被满族这个少数民族殖民的,中国人本来就是亡国奴。满族人口不过百万,汉族人口数亿,保持大清的统治的唯一办法就是奴化愚化汉人,所以,毁掉汉文化的书籍,,销毁明朝的大量科学技术成果,武器上也改火炮火枪为弓箭。对后续发展影响最大的则是闭关锁国,目的都是为了完全切断汉人与外界的交流,达到永久奴隶汉人的目的。
所以,当英国人的坚船利炮来的时候,清王朝不会尽全力去打的,满族自己的军队,八旗在优欲的生活下,完全腐化了,满清又不敢起用汉族军队和汉人将领,因为汉族军队一旦崛起,满清的统治就岌岌可危,这才是满清之所以连败连退,虽胜犹败的真正原因。
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无非是寻找原料提供地和商品倾销地,因此,必定要求种种特权和满清全面开放,满清本来是不愿意,外国人的涌入,必会激起民族意识。又不能起用汉人发动大规模战争,因此,到最后,国策就成了保大清不保中国,量中华物力而结与各国之欢心,终其因,在于大清非中国,汉族在满清的眼里,不过是奴隶和殖民地而已,实在打不过列强,就将就一点,在不危及大清政权的前提之下,与各国友好开发,就成了大清的后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