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修行的出发点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9 20:52:41
修行得来的是什么,如果说是下辈子的幸福,为什么要用牺牲今生作为代价,如果今生在红尘中没有做什么坏事,来世上天也不见得把他变得不像人样。如果是为了成佛,那么为什么要成佛?有什么人见过佛真的很快乐,或者无忧。“只羡鸳鸯不羡仙”,也许真的成了佛还不如在人间生活呢?世间有因果的话只要讲究做人的准则,也不会变怎么样啊。还有那些因果论是怎么得出来的?

出家人做的第一桩事,护法,做内护。“内护”就是管理道场,为道场服务。第二桩是发心讲经弘法,带领大众修行。
  佛教依修学“戒定慧”三学的修行方法而成就,有戒才能生定,有定才能生慧,这个慧,不是世间的聪明,是证悟“缘起性空”的“空性智慧”,证悟“空性智慧”,就知道了一切事物,包括“我”的实相是什么?就不再执取,不执取实有就不执取生死。因为执着“生”,才有“死”,不执着“生”就没有“死”,这就是“不生不灭”,“了生死”了。
  佛教修行者的基本追求是“不生不灭”,没有实体的。就像虚空,好像什么都没有,却又什么都存在,一切事物依因缘而生灭。这是佛法讲的生死的基本概念,即“十二因缘观”。
  佛法的基本目的是“了生脱死”。在这个基本目的下分为小乘和大乘。小乘修学者的发愿是只为自己了生死,大乘修学者的发愿是为所有众生都能了生脱死而修学。小乘是大乘的基础。

宗教信仰,也是一种洗脑活动。如果自己被洗脑了,自己就不停地去洗别人的脑。
因为有经文的存在,所以洗脑活动就变得高尚,且有章可循。
有些人喜欢洗别人脑,
有些人喜欢自己被洗脑,(寻求解脱)
你选择什么?

修行是为了解脱,因为他们看到了时间的苦,空,无常。
其中大乘与小乘又有不同。小乘追求自我的解脱,而大乘则以普度众生为任。
修行得来的是什么?是智慧,是断烦恼的方法,是利益众生的方便!
要成佛并不是只为自己求快乐,而是广度众生离苦,了生死。
因果是在佛地智慧上的辩析,非凡夫所能明了。

真正的和尚过修行的生活很清净很充实快乐,而你没有这样的体会,误以为人家不快乐。
乐而忘忧——你现在暂时感到快乐,但是有没有为以后想想?生老病死,谁能逃过?生离死别,你能说不痛苦?
做人讲准则是好的,但因果有更严的要求,比如不杀生等等。否则下辈子仍然难以避免下堕。如果去了三恶道,以后无数世里再得到上升的机会就几乎不可能了,比你当美国总统的机会还小得多得多,不止几个数量级的差别。地狱、饿鬼、畜牲,都很苦,很痛苦。
所以现在的人身非常宝贵,可以说是唯一的机会,要好好修行,得到解脱,否则后世几乎没有再为人的机会。(再提醒一下,新出生的人类也可能来自其他道。)
佛的大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