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不可抗力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19:19:01
发生不可抗力后是否存在财产返还呢????

合同法规定了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的,可以不承担违约责任,如果当事人已完全履行合同义务,可以要求对方按自己实际受损程度,比例返还。

一般来说,合同中都约定了不可抗力的条款,如发生不可抗力事件,以致一方不能履行或不能如期履行合同,一方可以免除履行合同的责任或者推迟履行合同。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抗拒、无法避免的客观事件,有时候在合同中明确列举,如战争、地震、台风等等。
如果因发生不可抗力事件,导致合同不能履行的话,一方主张不可抗力的话,要提供证据,合同不能履行的话,应该解除合同,返还财产。

囧,我以为是蓝淋的不可抗力

要看具体情况了

建议你把具体情况说下

不可抗力的法律定义

按照合同法第117条规定,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因不可抗力而不能履行合同的,要相应地免除或减轻责任。合同法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为使不可抗力的范围具体化,我国有关法律作出了专门规定,具体有如下几种:

第一,自然灾害。我国法律认为自然灾害是典型的不可抗力。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已不断提高了对自然灾害的预见能力,但自然灾害仍频繁发生并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阻碍合同的履行。所以,我国法律将自然灾害作为不可抗力是合理的。因自然灾害导致合同不能履行的,应使当事人被免除责任。

第二,政府行为。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以后,政府当局颁发新政策、法律和行政措施而导致合同不能履行。如订立合同以后,由于政府颁布禁运的法律,使某些运输合同不能履行。

第三,社会异常事件。主要是指一些偶发事件阻碍合同的履行。如罢工、骚乱等。这些行为既不是自然事件,也不是政府行为,而是社会中人为的行为,但对于合同当事人来说,在订约时是不可预见的,因此也可以成为不可抗力的事件。

按照合同法规定,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且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