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说明了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9 23:45:58

夏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关注贷款实际值与名义值的关系

由于当前美国外需下降对我国经济带来一定影响,我国的宏观经济确实存在下行压力。宏观调控既要压物价,又要保增长,我国金融市场结构又不完善,因此尽管总体资金流量很大,但中小企业资金还是很紧张。中小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一个百分点,对中小企业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信贷增长指标要分辨名义值和实际值的关系。尽管今年以来货币供应量与信贷增速仍然较高,但企业获得贷款后购买生产资料、生产商品,在不同的PPI价格指数之下,等额贷款的购买力不同。用贷款增速扣除PPI增速,今年以来实际贷款增长并不高。适当降低贷款利率很有意义。

张燕生(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继续推进要素价格改革

这次调整正确、及时,对稳定政策预期有重要意义。宏观调控既要保增长,又要反通胀。在目前CPI有所下行,银根比较紧的情况下,民间融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的成本都比较高。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邮政储蓄银行规模非常大,服务的项目和客户也都较大。中小企业主要从中小银行取得贷款,这一结构性调整有重要意义。

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并不意味着宏观调控的方向发生变化,“一保一控”仍然要坚持。此次调整是在合理的区间内调整的,调整的力度把握得很好。我国经济中面临的问题不完全是总量问题,无论是CPI还是经济增长都在可控范围内。宏观调控要始终坚持有保有压、区别对待,政策调整也应避免大起大落。

在新的形势下,需要采取更加弹性的政策。政策的调整改革还需继续,比如说要素价格的调整。尽管成本油的价格上调可能会对CPI继续产生压力,但要素价格改革还应该坚定不移地推进,这也呼唤宏观调控更加艺术。

李稻葵(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保持了货币政策的连续性

央行的这一调整要和最近公布的统计数据联系在一起:CPI涨幅大幅回落,工业增加值有所下降。央行一直以防止物价上涨为目标,现在CPI下降了,因此调整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也保持了政策的连续性。同时,这一政策也增加了灵活性和针对性。由于中小银行的主要客户是中小企业,因此下调中小银行的存款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