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中的辟是指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19:03:37
越快越好
要是满意的话加5分

辟 <名>

(会意。小篆字形,从卩,从辛,从口。“卩”,音楪??,,甲骨文象人曲膝而跪的样子。“辛”,甲骨文象古代酷刑用的一种刀具。本义:法律,法度)

同本义 [law]

辟,法也。从卩、从辛,节制其罪也。从口,用法者也。――《说文》

“辟言不信”。(法度之言,而不听信。)――《诗·小雅·雨无止》

君主 [monarch]

辟遏有德。――《汉书·五行志》。注:“天子也。”

皇王(指周武王)维(语气词)辟。――《诗经·大雅·文王有责》

又如:复辟

古称官吏 [official]

厥辟不辟。――《礼记·坊记》

三卿一长曰辟。――《周书·武顺》

正殿路寝,用朝群

辟 bì

①君主:复~。

②排除:~邪。

③帝王召见并授与官职。又见pì。

【辟易】因惊恐而控制不住退离原地。
---------------------------------
【百辟】“列国诸侯,间亦称百辟。《诗经·大雅·假乐》有‘百辟卿士’。《烝民》有‘式是百辟’。《小雅·桑扈》有‘百辟为宪’之句。按辟字,有禁止、镇压之义。……概而言之,即专制统治农奴众人,使其就范而不敢犯上作乱者,为辟。”(引自黄现璠著《中国殷代社会史》,1950年4月)

—————————————————

辟pì

⒈开,打开,开发:开~。开天~地。

⒉排除,驳斥:~谣。~邪说。~伪科学。

⒊透彻:精~。

⒋法度,法律:大~(死刑)。

—————————————————

辟mǐ 1.停止;平息。

—————————————————

辟bò 1.(用刀、剪等)分开。 2.分别;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