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施拉姆的《传播学概论》前三章的读书笔记?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00:08:07
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有专业人士帮忙提个醒吗?谢谢!

《传播学概论》读后感
传播学概论是新闻学各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之一,与新闻学有联系又有区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中,我对传播的主要层次中的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较为感兴趣。
人际传播,是所有传播活动的基础,即最基本的参次。虽然课本中对人际传播的介绍并不是很多,但是,人际传播的重要性依旧不容忽视。
例如,我们现在所流行的QQ,正是一种新兴的人际传播形式。属于网络人际传播,是个体间借助计算机、互联网,运用文字和网络符号所进行的非面对面的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传播活动。充分符合人际传播的特点,通过传播向他人展现自我,在他人反应中认识自我,减少自我估价的的不确定性,而且还可以了解他人,在频繁的互动中进而认识社会。
人际传播具有开放性和复杂性,与人际关系有密切联系。人际关系对人际传播内容和方向有决定性影响。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定生存环境,于是也就拥有不同的思想,心理,文化水平等等,在不同人际关系中人际传播是大不相同的。反之,对人际传播状况的研究在另一方面也是人际关系很好的反应,比如,对网络人际传播来研究都市中现代性心理,还有向课本上提到的,通过人际传播来研究离婚率上升等重要的现实问题。
大众传播则是与一般人际传播有许多区别:借助特定的传播媒介,从报纸,广播,电视等发展到今天的网络;传播信息的公开,面向社会,现代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共融;大众传播基本上是单向流动的,受众是不知名的,自其的反馈也是滞后,有限的;新技术的发展使大众传播更为便捷、广泛,当同时是大众传播的内容更具有相对的易逝性:其内容多半是有组织(传播机构)和职业传播者所发布的,而不有个人发出的;还有强烈的选择性等等。
“ 大众传播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关于发信者和受信者;传播过程和传播模式;传播机能和传播效果;传播的社会责任和体制;传播媒介的发展和社会作用及其与社会诸种关系的研究。其中关于大众传播社会作用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 大众传播是一种信息传播方式。根据马勒茨克的定大众传播须符合以下特征:公开的(受众不为人际交往范围所囿)利用科技发送手段间接的(在发送者与受众之间存在时间空间距离)
单向的(在发送者与受众之间不发生角色互换)网络等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大众传播的单向性。互动性是网络传播的得最显著特征。面向分散的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