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街村为什么会衰落?它和华西村的政策有什么区别?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17:34:33

强权暴政
  封闭的“大一统”权力格局下衍生的“拟家族化”、“蒙昧集体主义”和人身依附问题,“班子成员”家属的工作安排所反映出的封建特权问题,各种“土政策”、 “土办法”所涉及的践踏人权问题,以及“内部人控制”和低工资政策所造成的“人才不愿来,留不住”问题(目前能够留下来的“人才”只是少数出身农家的大中专学生和城市企业退休技工)
  尽管南街村整天大会小会不断,各种学习运动成风,群众的自私自利行为和干部的贪污腐化现象并没有根绝。
  以“群众运动”方式存续的“思想教育”能否视为“制度创新”的内容是一个疑问。道德教化不能为社会发展和个人自律提供永久的动力,已经被大量的历史事实所证明。
  随着南街村的经济衰退,外来人员数量逐渐减少,“内部人控制”和“大一统”权力格局似乎有日益强化之势。
  不是靠自身积累,而是靠银行贷款
  南街村高速发展的背后,真正的动力是两个能量巨大的“隐形外援”:巨额的银行贷款及大量廉价的外来劳动力。
  中国宏观经济调整紧缩银根,导致迅速扩张的南街村集团面临资金链断裂之外,另一方面,南街村一直所依赖的轻工业,利润也日渐稀疏
  在1998年之后,南街村经济发展开始连续下滑。2004年,甚至发不出员工工资,多条生产线停工。
  为了增加收入,2004年南街村开始开发“红色旅游”,为了使游客在南街村旅游变成对共产主义的朝圣之旅,南街村复制了毛泽东故居、遵义会议旧址、西柏坡等具有象征意义的标志景观。在观光园中,南街村还特意修建了一座用于收藏毛泽东选集(1~4 卷)书法作品的“四卷楼”,但据称因资金短缺,至今未投入使用已略显破败。

  2004年11月,在“法律意义”上,南街村宣告了其坚持“公有制”(集体经济)历史的终结

公社时代大集体的经济制度,约束了生产力的发展,而在土地承包制度以后,农村的经济实现了快速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质的改变,这是不争的事实.谁如果想连这个也否认,那就是瞪眼说瞎话,不实事求是.
我小时候在农村长大,当时正是文革时期,改革前不久我来到了城市.当1985年我再次回到胶东农村时,发现原来的草房不见了,到处都是新盖的瓦房,家家户户每天吃的是白面馒头,以前可是每天吃玉米饼的,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