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专制皇权高度发展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1 13:30:22
我要回答 急!

君权的极度膨胀,皇帝躬亲庶政,在特定时期(如在雍正朝)确实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有利于政府聚集和运用各种资源,维护和加强国家统一,有利于镇压各种异己势力,清除腐败,保持官僚政治的正常运行。但从长远的角度看,这种带有明显非理性特色和恐怖色彩的个人独裁,并不利于清朝统治的久安长治。相反,它对当时的政治社会产生了十分明显的消极影响:
一是由于皇权恶性膨胀,改变了传统的
权力分配体制,在皇帝的阴影下,除了极少数亲信大臣外,大多数臣僚缺乏行政积极性和创造性,纷纷持禄养交,苟且度日。故乾隆帝感叹说,诸臣“唯以循例办稿为供职,并无深谋远虑,为国家根本之计”,“似此因循之习不改,竟与乡原无异”(《乾隆起居注》)。
二是皇帝亲理庶务,将日常政务完全控制在自己手中,不能适应官僚政治程序化、严密化发展的客观趋势,其结果是皇帝不能不日益依靠少数亲信协理政务。这就导致了新的政治异化现象的出现。
三是严酷的政治控制,特别是文化专制主义,严重束缚了社会思想,特别是政治思想的发展。和当时多元的、活跃的学术观念比起来,18世纪中国政治思想,特别是反专制思想相对贫乏,士大夫们对君臣关系的理解十分肤浅,对极端君主专制的批判苍白无力,缺乏基本的创新精神,这不能不说和当时清廷严酷的政治控制存在着明显的因果关系。应该说,18世纪的中国,正处于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发展时期,在社会经济、思想文化乃至社会结构等方面,都出现了明显的转型态势,而当时政治制度变革的严重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历史前进的步伐。
总之,所谓极端君主专制,就是它不但将皇权作为一切政治权力的源泉,而且以片面的极端方式,将皇帝权威推进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将臣僚变成了皇帝的私人奴仆。在政治等级上,从主奴的角度,确立了臣僚对皇帝严格的政治人身依附关系。在政治运行中,尽量用专制皇帝的个人人格,取代臣僚的独立人格,用皇帝的是非取代臣僚的是非,用皇帝的利益取代国家的利益,将皇帝的意志作为政策、法律的核心。而人们通常所谓的法治,只能是专制君主实行人治的必要补充,至于以科层制为特点的官僚体制,则是君主独裁政体下一部庞大而又严密的行政机器。雍乾时期形成的极端君主专制,在短期内确实造就了一种高效率,一种相对清廉的行政风气,一种令人望而生畏的威严景象,但从长远看,它实际上使清朝的前途和命运,变得更加变幻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