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屏蔽效应和化学位移的关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1 01:25:08
v(共振频率)=r/2派*B(实际外加磁场)
是不是因为去屏蔽效应后B值变大,故v变大,所以化学位移变大了?

不是的,当核自旋时,核周围的云也随之转动,在外磁场作用下,会感应产生一个与外加磁场方向相反的次级磁场,使外磁场减弱,这种作用称为屏蔽效应。由于氢核具有不同的屏蔽常数σ,引起外磁场或共振频率的移动这种现象称为化学位移。
一般采用相对化学位移来表示试样的共振频率标准物质共振频率
对于H核,采用的标准物质是四甲基硅烷(TMS)其δ=0
化学位移来源于核外电子云的磁屏蔽效应 原子核总是处在核外电子的包围中,电子的运动形成电子云。若处于磁场的作用之下,核外电子会在垂直外磁场方向的平面上作环流运动,从而产生一个与外磁场方向相反的感生磁场---屏蔽效应。元素的电负性越大,去屏蔽效应越大,氢核的化学位移δ值越大。
与外加磁场无关

  去屏蔽效应与化学化学位移的关系:

  1. 当核自旋时,核周围的云也随之转动,在外磁场作用下,会感应产生一个与外加磁场方向相反的次级磁场,使外磁场减弱,这种作用称为屏蔽效应。

  2. 由于氢核具有不同的屏蔽常数σ,引起外磁场或共振频率的移动这种现象称为化学位化学位移来源于核外电子云的磁屏蔽效应 原子核总是处在核外电子的包围中,电子的运动形成电子云。

  由于其他电子对某一电子的排斥作用而抵消了一部分核电荷,从而引起有效核电荷的降低,削弱了核电荷对该电子的吸引,这种作用称为屏蔽作用或屏蔽效应。

去屏蔽效应却强,化学位移越大即移向低场。如C2H2中的H位于去屏蔽区与C2H6(d=0.85)相比,移向(d=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