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氯化铵浓溶液浸湿过的布,为什么可以起到防火的作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11:01:18

氯化铵浓溶液浸湿过的布 中就残留有大量的NH4Cl,在着火是NH4Cl受热分解成NH3,HCl,都是不燃烧的气体,可以起隔绝氧气,防止火灾扩大的作用

经过这种化学处理的布的表面附满了氯化铵的晶体颗粒,氯化铵一遇热就会发生化学变化,分解出两种不能燃烧的气体,一种是氨气,另一种是氯化氢气体。 NH4Cl—>NH3(气)+HC1(气) 这两种气体把布与空气隔绝起来,布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当然就不能燃烧了。当这两种气体保护棉布不被火烧的同时,它们又在空气中相遇,重新化合而成氯化铵小晶体,这些小晶体分布在空气中,就象白烟一样。

加热分解产生hcl nh3 都不支持燃烧,同时分解使还吸走一部分热。

经氯化铵浓溶液浸湿过的布,遇热后,分解成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同时吸收周围大量的热量,使周围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故经氯化铵浓溶液浸湿过的布,可以起到防火的作用

氯化铵分解可以急剧吸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