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逐客书译文气势如何 它是怎样形成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4 21:22:20

文章一开头,李斯便开门见山地指出秦王逐客的错误。然后用正面事实列举出秦往昔纳客而获得的种种好处:“遂霸西戎”“至今治强”“使之西事秦,功施至今”“使秦成帝业”……也就是说:纳客能令秦获得“称霸、治国、外交成功及成帝业”的益处,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反驳了秦王“客负于秦”的论据,同时,这些好处是与秦统一天下一脉相承的,而紧接着,李斯说了句:“向使四君却客不内……而秦无强大之名也。”这是反面陈述不纳客的坏处,因此有加强语气,反衬秦纳客的好处的作用,因此进一步动摇了秦王拒客的决心。

秦始皇十年(前237年),秦王因为吕不韦的原因比较恨其他国家的人,要驱逐滞留在秦国的游士宾客,被李斯一封《谏逐客书》制止了。李斯也是一位奇才,“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已经成为今天的经典,李斯的《谏逐客书》中,提到了秦国历史上四位或四批引进的重要人才,他们分别是穆公时的百里奚(还有蹇叔、丕豹、公孙支等);孝公时的商鞅;惠王时的张仪;眧王时的范睢。对人才的重视也是秦国一直强盛的一个重要原因,葛优说的好“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这个道理古人已经知道,只不过如何评判一个人是不是人才,每个时代的标准却不一样。胜利的国家也是个个相似,灭亡的国家则各有各的死法,比着难看,秦国的强大,政治、军事、外交、内部治理都强于六国。李斯的这套挖心战术,是一项最恶毒、最有效的战术,专制、独裁、封建,是贿赂和离间最佳的温床,中国文化中的“家丑不可外扬”的传统,是毁灭中华民族的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