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我身边的‘战争’600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13:27:04
不要重复的!!!= 注意了: 是指学校里的= 好的话再+10分

像每个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孩子一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战争,对我来说只是电影里的刺激镜头罢了。但是,始于2003年3月的伊拉克战争改变了我。

我的同屋瑞塔是伊拉克人,家在巴格达。她刚到学校的时候,虽然很沉默,但谈起伊拉克问题总是很有见解,是一个立场坚定的爱国主义者。

美国从1月就嚷嚷着要武力打击伊拉克,最后限期给了一个又一个。学校里人心惶惶,大型的全校讨论连着进行了几个礼拜,还组织了一个模拟联合国的活动,让来自主战国家的同学代表反战的国家,反战国家的同学代表主战的国家。这样一来,美国来的同学代表中国发言,新加坡的同学成了英国首相,法国的反战同学只好替蠢蠢欲动的美国说话。每个人的角色都换了,大家不得不设身处地感觉对方的观点。于是,狂热支持战争的人开始理解战争的危害;极力反对使用一切武力手段的反战派也开始反省:除了战争是否还存在更有效的手段?可到了最后,讨论循环成了一个怪圈:一些人改变了原来的立场,却不知道下一步去哪儿;还有一些人守着自己的立场,变得更加极端。

3月,终于开战了,瑞塔陷入了绝境,她的家人在开战后3天打来一个电话,爸爸妈妈跟她说:“就快到你的生日了,我们也不知道那时还能不能给你打电话,只好现在给你打个电话,你要乖,不要害怕,我们一同祈祷真主赐福,不会有事的。”听瑞塔说完,有人哭了。战争就是这样,人的生命就在风雨中飘摇,脆弱得好像鸡蛋壳一样。但爱是伟大的,是坚强的。即使命运再残酷,生命再脆弱,爱都不会屈服。瑞塔的哥哥在约旦留学,她和哥哥是巴格达飘出去的两只风筝,不管飞得多遥远,线都拉在妈妈手里。

瑞塔来到意大利留学以后,跟哥哥的关系就更亲密了。我甚至一天能听见瑞塔的手机响上好几次。我不无羡慕地说,“你看你们多好,经常通话啊,我爸妈就从不曾这样频繁打电话给我。瑞塔甜蜜地笑了,悄悄告诉我:他们并不是真的通话,这里有个小“窍门”,因为没钱,他们很少打电话,但是当想念对方的时候,会拨通号码,只响3声示意,彼此传达一下思念之情。一个在阿曼,一个在的里雅斯特,铃声携带着千言万语和无尽的爱响着,无限悦耳无限温暖。我想她和她哥哥都不能亲历战争,可是魂牵梦萦的是同一块土地。即使在天涯海角,都是一样地想家。

开战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