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圣寺是怎样建成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09:04:43

怀圣寺光塔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伊斯兰教古迹,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光塔路怀圣寺院西南隅,与寺并立。 怀圣寺光塔原名呼礼塔,波斯语音读作“邦克塔”,据说因“邦”与“光”在粤语中音近,遂误称为“光塔”。一说因塔呈圆筒形,耸立珠江边,古时每晚塔顶高竖导航明灯而得名。一说塔表圆形灰饰,望之如光洁银笔,故名。该塔建筑年代说法不一南宋岳珂在《{木呈}史》中记载有此塔。至于唐贞观时建塔的说法似不可信,因为那时伊斯兰教未传入中国。所以始建时间约为唐末或南宋初年。塔高36.6米,用砖石砌成,建筑平面为圆形,中为实柱体。有梯两条各自连通前后塔门,沿螺旋形梯及而上可登塔顶露天平台。在平台正中又有一段圆形小塔,塔顶原有金鸡一具,可随风旋转以测风向,明洪武和清康熙八年(1669)两次为飓风所坠,后遂改为今状的葫芦形宝顶。据《羊城古钞》载,古代“每岁五、六月,番人望海舶至,以鼓登顶呼号,以祈风信”。当时建塔的目的大约有四:(1)作为船舶的指示探照灯用。(2)指示风向用。(3)登塔顶召唤穆斯林做礼拜用。(4)显示伊斯兰教的威力,使人起敬。该塔是中国伊斯兰教最大的邦克楼之一,与新疆吐鲁番的苏公塔大小相仿佛。光塔形体独特,为我国塔林所罕见。虽屡经修建,仍具阿拉伯伊斯兰的建筑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