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中“泛舟”的地点是赤壁,而不是别的什么地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7 12:32:08

你的问题是啥?

我记得船的窗户上写着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所以应该是赤壁罗,湖北的黄岗赤壁

苏轼泛舟的地点是黄冈赤壁,虽然叫赤壁,但是并不是三国中赤壁之战的真正地点。

不是三国周郎赤壁的赤壁,是湖北黄州一个叫赤鼻矶的地方。但当时苏轼以为自己到了赤壁之战的赤壁,还写下了大江东去的诗句。

在历史记载中,东坡和鲁直佛印有过赤壁
而且,根据窗户上的诗句,是东坡赤壁赋上的诗句,由此可断定,他们游的是赤壁!

,盖大苏泛赤壁云
二,按空间顺序说明物体

说明物体的形状、结构一般都是先说整体,而后逐一地说它的各个局部,称为空间顺序。至于整体怎么说,各个局部的顺序怎么安排,则要因物制宜,没有一定之规。本文写核舟整体的只有两句话,一说长度,一说高度,突出了这件雕刻品的体积之小。以下写局部:正面反映雕刻家的艺术构思,是雕刻品的主体部分,自应在前;上面是题款,系雕刻品的附属部分,自应在后。这是合乎常理的,不足为奇。令人感到奇特的是,写舟的正面却不是按照“船头—中间—船尾”这样的顺序写,而是将船头和中间部分的顺次加以颠倒。为什么要这样写?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舱边的窗又竟然可以关闭,由此说起能够引发读者的兴趣;二是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像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这后一个原因尤为重要——如果我们把核舟比作一幅图画的话,那么,苏、黄、佛印三位泛舟者所在的船头是画的主体部分,而船舱就是背景部分了;先出背景,不仅可以引人入胜,还可以使读者初步领略这个环境中的特殊氛围。如果按正常顺序先写船头次写船舱,就不会产生这样的艺术效果。至于最后写船尾,这用不着细说,那两个舟子显然是用来烘托船头的三位游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