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恼 谈读书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15:19:19
为什么要读书呢?

想想是有很多理由的,但记得梁启超先生说过:读书只是为了读书。也觉得没什么不对,读书就是不需要冠以什么好处的。(好像现在做什么都要先考虑下利害关系,我很反感,又找不到什么理由来反驳)

我想读书无非就是交流,读书时,有时候会读变思考,有时候眼前会显现看过的电影中的类似的影像,有时候又只是一堆干瘪的文字,有时候甚至是机械式的读书,读过以后什么也想不起来.....
这种读书的状态很烂,可是读书时该报以怎样的心境和读法呢?

请高手赐教......

书到用时方恨少,其实读书只是知识的积累过程。虽然有的一辈子也不不可能用到,但烂熟于心总比烂熟于本强。

你旅游过吧?想想徜徉山水之间的感觉,想想散步时的感觉。读书,为学习而读的书是累的,为休憩心境,荡涤灵魂的读书犹如幽径散步,山水之间回归自然,是人寻求精神解脱本能的自我需求。

呵呵,如果你是个有上进心的人

每当考试成绩出来的时候,
你最好的朋友超过你,
你就会感到很难过,为什么不比他多用写功夫
所以我提倡!
好好读书!天天向上!
哦耶~!!~

这三句本是描写相思诗句,但王国维却用以表现“悬思——苦索——顿悟”的治学三重境界,它巧妙地运用了三句中蕴含的哲理意趣,把诗句由爱情领域推绎到治学领域,赋予了它以深刻的内涵。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词句出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案书何达?在王国维此句中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这自然是借题发挥,以小见大。那如果按原词解,这几句是情感堆积、蕴酿期,是对下文“望尽天涯路”一种铺垫。喝酒的这个境界,是寒喧之后,刚数杯下肚,酒气略微上升阶段。此时,欢者更欢,愁者愈愁,不过,肚中纵有千番言语,表面上不大多“和风细雨”。灌水的这个阶段是,刚刚“触”网不久的菜鸟雏儿,打字不快,技术不懂,骂架不行,所以,不管论坛(BBS)、聊天室,一般都比较“谦虚”,也不敢大动作灌水,还多是“新手上路,多多关照”之词,显得比较“礼貌”,比较“懂事儿”。然而,从“菜鸟雏儿”到“灌水专家”的心态与资格,也就在这个阶段慢慢的成长起来了。

二境界的这段诗句,出自宋代的另一位词人柳永的《蝶恋花》。原词是:“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王国维在这里,显然也已超出了原诗相思怀人的情绪了。他想说明,对事业,对理想,要执着追求,忘我奋斗,为了达到成功的彼岸,一切都要在所不惜。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