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四时诗》的意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14:18:05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孤松。”

做几句话怎么解释??

1、诗人借助景物赞美自然,渲染气氛,抒发个人情怀,揭露社会黑暗,充分展示了诗歌言志、言情的功能,运用自然质朴的语言创造出自然美好与社会动荡及命运多舛不同的意境。
  2、原文
  四时
  【晋】陶渊明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
  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
  3、译文
  隆冬过去,一泓春水溢满了田野和水泽夏天的云变幻莫测,大多如奇峰骤起,千姿万态秋月朗照,明亮的月光下,一切景物都蒙上了一层迷离的色彩冬日高岭上一棵严寒中青松展现出勃勃生机。

顾恺之的《神情诗》

春水满泗洋,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

顾恺之《神情诗》赏析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寒松。

旧时的绘画中有以春夏秋冬四时景物绘成四幅屏条而悬挂于一室者,令人一览之下,便可觉察到四时的风物,同时可以体现出画家描摹自然的手段及其洞达幽微的观察力。顾恺之本是晋代的大画家,他沉潜于艺术,甚至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因而时人称之为“顾痴”,这首《神情诗》就是他以诗当画,用了形象鲜明的文字,勾勒出一组典型的四时风光画来,表现了他画家的本色。让我们首先来看他画中之物象。

“春来江水绿如蓝”,当春风吹开了隆冬的冰雪,一泓春水给人带来了大地回春的讯息,所以古人有“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和“一陂春水绕花月”(王安石)的名句,特别是江南水乡,春雨如酥的时候,四野的沟渠都涨满了水,田野和水泽显得滋润辽阔,而诗人画家的彩笔自然注意到了这充满生机和象征智慧的水在南国春景中的地位了。夏天是酷热的,夏日之日,令人感到威严而生厌惧,夏天景物的色彩秾重单调,然而诗人却将目光投向了天上变幻莫测的云气。夏日的云时而颓然凝聚,时而奔走飘散,如奇峰骤起,千姿万态,那光与影、色与线、形与态,无时不在变化,令你眼花缭乱、目醉神迷。据说唐代大书法家怀素曾说过:“吾观夏日多奇峰,辄常师之。”并由此而悟通了书法的奥秘,可见夏云的魅力。秋天自然是个令人难忘的季节,然而最令人销魂的是那秋月朗照的夜晚,凉风自远而至,在月色笼罩下,一切景物都蒙上了一层迷离惝恍的色彩,画家的笔难以描摹,而诗人却以“秋月扬明辉”五字将此情此景和盘托出。冬天是严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