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性慢性再障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23:25:04
治疗方法及愈后情况,需要注意事项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造血系统衰竭,原本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逐渐转化为不具备造血功能的黄骨髓,在正常的血细胞死亡后,身体不能及时充分的补充新细胞,于是出现了贫血、白细胞低下等等症状。
治疗
1、慢性再障的激素治疗
(1)、雄性激素类药物 康力龙:每次2~4mg,每日3次,口服。丙酸睾丸酮:每次50~100mg,每日肌内注射1次。羟甲雄酮:每日15~60mg,分2~3次口服。
(2)、骨髓兴奋剂 ①硝髓士的宁:方法为肌内注射5天,间隔2天,重复进行,直至缓解。 ②一叶萩碱,成人每日8~16mg,肌内注射,小儿酌减。连用1.5~2个月,可出现疗效,疗程不得少于4个月。 ③莨菪类药物:主要是解除骨髓微环境的血管痉挛,调整其血流灌注,从而改善造血微环境。
(3)、微量元素类药物 ①氯化钴:钴能抑制细酶,使细胞缺氧,从而刺激肾脏增加红细胞生成素的产生。 ②免疫调节剂 主要药物为左旋咪唑。疗程为3个月以上。 ③肾上腺皮质激素。
2、急性再障的治疗——免疫抑制治疗 ①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本品具有针对免疫活性T抑制细胞介导免疫的功能,它们能诱发T细胞增殖,使造血恢复。 ②环孢菌素A(CSA):是一种Ts细胞Tc细胞克隆的杀伤剂,纠正再障患者的免疫紊乱,促使重症再障的骨髓造血功能恢复。 ③骨髓移植(BMT)用骨髓移植治疗再障,在国外已取得许多经验。通常采用同父母的亲兄弟姐妹HLA完全相同者的骨髓,移植如果成功渴望将再障治愈,但目前骨髓移植尚很难广泛应用。
愈后再生障碍性贫血热毒型病情严重,出血、发热症状不易控制,易出现神昏谵语、高热、抽搐之危象,预后不良;心脾血虚型经积极正确治疗后一般效果较好,血象即使不完全恢复正常,其病情亦能基本稳定,可脱离输血而维持正常生活;肾阳虚病人一般症状较肾阴虚与肾阴阳两虚型轻,出血、感染等症状少见,过程较平缓,有的经治疗后能脱离输血,有的需定期输血,治疗较易见效;而肾阴虚及肾阴阳两虚型病人病情相对较重,出血倾向明显,尤其心率过快病人,其治疗不易产生疗效,预后欠佳。本病治疗至少需连续3个月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