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评课资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02:20:15
第二课时的评课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先生对待学习的认真态度和痛恨旧社会,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2.抓含义深刻的重点词句,联系上下理解意思,进行概括中心思想的初步训练。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2.初步练习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段:知道作者惊异那么多人来悼念鲁迅先生,由此产生了一个疑问是什么?
  为什么伯父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板书:深受爱戴
  回忆了伯父几件事?板书

  (二)带着问题,各小组合作学习
  读一读课文的第一个故事,从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怎么样?(找重点句)
  板书:关心青少年
  小结学习方法:读书找疑——互相质疑——合作解疑

  (三)用此方法,深入探究为什么鲁迅先生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请同学轻声读伯父和“我”谈碰壁的故事,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的问题。
  1.学生读书找疑,画批思考。教师深入各小组参与了解情况,指导学生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
  2.各小组讨论合作解疑,教师对学生正确的理解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做适时点拨、引导,拓展学生的思维,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引向深入。
  3.各组汇报:抓往①“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②“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碰壁吗?”③“恍然大悟”。等词句进行体会。
  教师点拨:鲁迅的鼻子真的是被墙壁碰扁的吗?
  另有所指,“黑洞洞”指什么,“碰壁”又是什么意思?要理解这句话,就得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
  投影出示小资料,学生阅读,读后再谈理解
  小资料:当时的社会非常黑暗,劳动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暗无天日的悲惨生活,鲁迅先生写了许多文章,抨击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揭露旧社会的罪恶,号召人民奋起抗争,引起反动派极度恐慌,他们千方百计地查禁鲁迅的作品,不允许发表,而且对他本人进行了残酷的迫害。
  再读原句,结合资料谈体会。现在我们明白了(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