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与嫁的区别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13:20:12
结婚这个词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它与嫁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谢谢你们,虽然这都不是我要的答案。
cqhaimo的有点适合
嫁人具有情感性和责任性,
结婚具有唯一的法律性,
那嫁人在现代社会来说,有没有存在不平等性?
结婚和嫁在某种意义上是不是平等的???

可是我一个同学说结婚不等于嫁人
她妈妈唠叨说嫁过去要怎么样怎么样
然后她说:妈,我都说了我是结婚,不是嫁,我还是你女儿,还会回家,就好象上班去了一样而已。

结婚这个词是新文化运动时期从西方传过来的,最早出现于《圣经》,古代中国结婚叫做婚姻,婚本为昏,昏时是阴阳交接之时,新郎到女家迎亲,新娘则随之到夫家,含有阳往阴来之意,昏时成婚,取其阴来阳往之义。男为阴,女为阳,在昏时阴阳结合所以就称作结婚了。

结婚是两个人,嫁人是一个人,举个例子,我们说某某和某某结婚了,显然结婚是要两个人才能完成的事情。
而嫁则单指女方,女的结婚用嫁,同样的男的用娶,比如说某某嫁给谁谁了,人家一听,就知道某某是女的。
同时,嫁多出现于口头语,在书面语中出现的有限。而结婚在口头和书面语中都有出现。
男娶女嫁,两个一结合,就是结婚了,没有不平等性,只是一直传下来的习俗,嫁就是指女的到男方家里娶生活,要女方离开家人,除了自己的丈夫以外,还要和丈夫的家人一起生活,客观上说,确实存在着对女的不公平的因素,但是结婚本身是两个男女重新组成一个家庭的过程,是人类社会生活最基本的组成方式之一,如果反过来要男的全部到女的家里去生活,相信很多男人都不愿意。所以现在有很多新婚夫妇再买一套房,小两口另过。

结婚一词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叫法,这种叫法是随着新中国颁布《婚姻法》而应运而生的,新中国成立前(古代)的叫法是成亲,两者在实质上没什么区别,
至于嫁与结婚的区别就在于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前者专门针对的是女性,即女子去男子家,嫁是与娶相对的,而娶是针对男性而言的,就同一事件而言,女子可以称为嫁人,男子则可以称为娶亲,当然两者的叫法是不可以颠倒的,但男女双方都可以用结婚来称谓。
至于嫁人在现代社会有没有存在不平等性,这不妨考虑一下现代社会是否还存在男女不平等性

法律上对结婚的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是规定两性依法结合的法定条件及结合后男女双方的权利义务及由此而产生的其他责任及义务。
结婚,法律上称为婚姻成立。它是指男女双方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依法确立夫妻关系,并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及其他责任。
婚姻关系的成立有三个基本的法律特征。
一、结婚的主体是男女两性。不是由男女两性生理差别的结合,便不构成结婚。
二、结婚行为是法律行为。申请结婚的双方当事人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履行法律规定的结婚登记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