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彬翻译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06:09:42
曹彬传
长围中,彬每缓师,冀煜归服。十一月,彬又使人谕之曰:“事势如此,所惜者一城生聚,若能归命,策之上也。”城垂克,彬忽称疾不视事,诸将皆来问候。彬曰:“余之疾非药石所能愈,惟须诸公诚心自誓,以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则自愈矣。”诸将许诺,共焚香为誓。明日,稍愈,又明日,城陷。煜与其臣百余人诣军门请罪,彬慰安之,待以宾礼,请煜入宫治装,彬以数骑待宫门外。左右密谓彬日:“煜入或不测,奈何?”彬笑日:“煜素懦不断,既已降,必不能自决。”煜之君臣,卒赖保全。自出师至凯旋,士人畏服,无轻肆者.及入见,刺①称“奉敕江南干事回”,其谦恭不伐如此。
初。彬之总师也,太祖谓日:“俟克李煜,当以卿为使相。”副帅潘美预以为贺。彬曰:“不然。夫是行也,仗天威,遵庙谟,乃能成事,吾何功哉。况使相极品乎?”美曰:“何谓也?”彬曰:“太原未平尔。”及还,献俘。上谓曰:“本授卿使相,然刘继元未下,姑少待之。”既闻此语,美窃视彬微笑。上觉,遽诘所以,美不敢隐,遂以实对。上亦大笑,乃赐彬钱二十万。彬退曰:“人生何必使相,好官亦不过多得钱尔。”未几,拜枢密使、检校太尉、忠武军节度使。
彬性仁敬和厚,在朝廷未尝忤旨,亦未尝言人过失.伐二国②,秋毫无所取。位兼将相,不以等威自异。遇士大夫于涂,必引车避之。不名下吏每白事,必冠而后见。居官,奉入给宗族,无余积。平蜀回,太祖从容问官吏善否,对曰:“军政之外,非臣所闻也。”固问之,唯荐随军转运使沈伦廉谨可任。为帅知徐州日,有吏犯罪,既具案,逾年而后杖之。人莫知其故,彬曰:“吾闻此人新娶妇,若杖之,其舅姑③必以妇为不利,而朝夕笞詈之,使不能自存。吾姑缓其事,然法亦未尝屈焉。”北征之失律也,赵昌言表谢行军法。乃昌言自延安还,被劾,不得入见。彬为谢于上,乃许朝谒。
(选自《宋史·曹彬传》)
【注】①刺:古代所用的名片。②二国:指当时被曹彬灭掉的蜀、南唐。③舅姑:古指丈夫的父亲和母亲,即公公和婆婆。

译文

曹彬,字国华,周岁时,父母把许多玩具放在席子上,看他拿什么东西。他左手拿刀枪之类的玩具,右手拿俎、豆之类的食器,一会儿拿了一枚印章,其他的都不看,人们都认为他与众不同。

显德五年,出使吴越,到使命完成就立即还朝。私见(觌:dí)的礼物,一无所受。吴越人用小船追来送礼给他,三番五次,还是不接受。不久又说:“对吴越人一直拒绝,就有点近乎沽名钓誉了。”最终还是接受了,登记清楚后拿回来,全部交给官府。

早先,太祖掌管禁军,曹彬并不依仗这种关系,除非公事不去太祖那里。大家聚会酒宴他也很少参与,因此更加受到器重。建隆二年,太祖把他从平阳召回,和他说:“我过去一直想亲近你,你为什么疏远我?”曹彬磕头道歉说:“我作为周王室亲属,又忝列宫内职务,谨慎做好自己的事还唯恐有过错,哪里敢多结交?”

七年(开宝七年,公元974年),将讨伐江南。长围中,曹彬经常放缓了进攻的节奏,希望李煜降服。城将被攻克时,曹彬忽然称病不管事,诸将领都来探视病情。曹彬说:“我的病不是药物能治好的,只须各位真心实意发誓,在攻下城池的那一天,不乱杀一人,那么我的病就自然好了。”众将领应承,一起焚香发誓。第二日,病情逐渐好转。再下一天日,城池被攻破。

起初,宋太祖对曹彬说:“等到打败李煜,应当让做宰相。”副帅潘美预先祝贺他。曹彬说:“不会这样,这次征讨,依仗天威,遵照皇上的妙计,才能取得胜利,我有什么功劳呢,何况宰相是多么重要的位置啊!”潘美说:“为什么这样说呢?”曹彬说:“太原还没有平定(尔:句末表示肯定语气)。”等到得胜回朝,献上俘虏。皇上对曹彬说:“本来应授予你宰相职位,然而刘继元还没有打败,姑且等一下吧。”听到这句话后,潘美暗地里看着曹彬笑。皇上发现了,立即问什么原因,潘美不敢隐瞒,于是据实回答。皇上也大笑,于是赐给曹彬二十万钱。曹彬退朝后说:“人生何必一定要做宰相,好官也不过是多得几个钱罢了。”

咸平二年,曹彬病倒,皇帝驾临亲手为他调药,又赐给他一万两白金。六月去世,时年69岁。皇帝亲临大声痛哭。

本文来自华语网(Thn21.com) 查看全文:文言文启蒙读本翻译曹彬称病 曹植聪慧翻译 曹玮诱敌 翻译 曹操年轻有为 翻译 《曹操奸诈》翻译 龟虽寿 曹操 翻译 翻译 曹植聪慧 文言文启蒙读本曹彬称病的翻译 谁知道<<曹彬称病>>的翻译 文言文黄耳传书,狼子野心,为者常成,曹彬称病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