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乙脑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1 03:31:23

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enciphalititsB)简称乙脑,是由嗜神经的乙脑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性传染病。经蚊等吸血昆虫传播,流行于夏秋季,多发生于儿童,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呼吸衰竭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部分患者留有严重后遗症,重症患者病死率较高。
乙脑于1935年在日本发现,故又称为日本乙型脑炎。在我国1940年从脑炎死亡病人的脑组织中分离出乙脑病毒,证实本病存在。

专家告诉我们,乙脑虽然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但它不是一种新的传染病,我国往年也有病例发生。与不期而至的非典相比,人类和乙脑早已“相熟”,对它的“脾性”及其传染途径、方式了如指掌,乙脑防治疫苗早已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效果明显,保护率高。

研究证实,乙脑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尤其集中于7、8、9三个月。这意味着,眼下已开始进入乙脑活跃的季节,乙脑经由蚊虫媒介而传播,因此灭蚊、防蚊,搞好环境卫生仍然是当前社区防疫的一个重点。

普及乙脑的防病知识,就能及时发现病人,早诊断,早治疗,尽量减少其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加强锻炼,增强人们的体质,就能提高抗病能力;环境卫生搞好了,就等于铲除了蚊虫滋生的土壤,断绝了传染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