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古道西风瘦马 中的 古道 在哪?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19:26:12
古道西风瘦马 中的 古道 在哪?

初步认为是京西古道沧桑的写照,我这里只是根据作者当时的背景推断的,不过该景色常见于西京地区及西北附近。查了元代录鬼簿》、《青楼集》作者故居所在的韭园村是“王平古道”的道口,“王平古道”经门头沟区王平、大台、木城涧、庄户村、千军台、张家村、七里坟等村镇,到军响乡又和京西大道会合。韭园村由韭园村、东落坡村、西落坡村和桥耳涧村四村组成。马致远故居在西落坡村,坐西朝东,是一座大四合院。故居门前是小桥流水,门前的影壁墙上写着“马致远故居”。所以这也可能是作者家乡的写照,不过本人认为这是作者家乡的写照与作者曲义不符,作者写的是游子思乡之情,很大程度上是异地之景色。本人在工程局工作走南闯北一两年难得回一次家,马致远这小令本人感同身受,写出了天下游子的心声。

没有具体所指,只是表达意境。
越调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我第一次读马致远的《秋思》,大概是在高中二年级。这首小令只用了二十八个字,却把一幅幽远的秋原景色、一个寂寞的旅人情怀,跃然于读者眼前,着实令我感慨。

开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纯粹写景。短短十二个字,却容纳了六种景观,且景观递进,天然无逢,非常人可为。马致远活生生地把让一幅秋野黄昏行旅图的背景突现在读者面前:看,天色已是黄昏时分,夕阳下的枯藤攀附在老树上,树头几点寒鸦;地上一曲清溪,溪上架着小桥。不远处便是数椽幽静的茅屋。第三句“古道西风瘦马”,虽然还是只说景物名称,但是这三个景物却具有丰富的感染力:“古道”是苍凉寂寥的,“西风”是萧瑟悲凉的,“瘦马”是疲惫无力的,至此,小令已经不是单纯地写景了,“瘦马”一词在这里还应该包含骑在马上的人,这是这幅画面的主要部分。“夕阳西下”写时间,结句“断肠人在天涯”才点出旅人的情怀。秋天本来就容易使人发生悲凉之感,特别是在苍然暮色中,对着荒郊萧瑟的景物,骑着疲惫的瘦马,孤独地走向天涯异域,能不想到故乡的人吗?瞻望漫长的前路,面对此情此景,引起悠悠哀愁也在必然。作者只说了“断肠人在天涯”六个字,就含蓄着这许多意思,这首《秋思》写得如此自然、精炼,堪称元曲精品中的精品。

函谷古道

茶马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