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仕途经济、应酬世物,宝玉是一种什么态度?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21:53:40

文中对贾宝玉关于仕途经济、应酬世物的态度有明显的三处:
1、第五回里,看到燃藜图他便不快,见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对联,断断不肯在那里睡午觉。
2、借袭人的口所说,薛宝钗让他读些书,他抬脚就走;
3、便是他说给湘云听的,仔细玷污了你这经济学问的。
由此可见贾宝玉是极讨厌仕途经济的。

宝玉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性格特征就是其反叛性,在那个功名富贵大如天的社会里,读书人倾尽毕生精力追求功名,可宝玉对这一切皆不屑一顾,结诗社时,宝钗送宝玉“富贵闲人”的封号,正是如此,才折射出“出淤泥而不染”可贵的人格魅力。

第三十二回中,湘云笑道:“还是这个性情不改,如今大了你就不愿读书去考举人进士的,也该常常地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将来应酬世物,日后也有个朋友……”宝玉听了道:“姑娘请别的姊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知经济学问的。”袭人道:“上回也是宝姑娘说过一回,他也不管人脸上过的去过不去,他就咳一声,拿起脚来走了。”湘云说幸亏宝钗有涵养,换了是黛玉还不知道得赔多少不是呢,宝玉道:“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帐话不曾?若她也说这些混帐话,我早和她生分了。”原来,所有人劝他上进考功名都是“混帐话”,从这儿也可以看出宝、黛二人情比金坚的缘由。

第十九回中,袭人埋怨宝玉:“背前背后乱说混话,凡读书上进的人你就起个名字叫‘禄蠹’,又说只除‘明明德’外无书,都是前人自己不能解圣人之书,便另出己意,混编纂出来的。”宝玉骨子里是瞧不起那些所谓的“上进之人”,还给他们起名“禄蠹”,而且对先贤的著作不以为然,从这看出宝玉叛逆的发端,曹雪芹借宝玉这个人物对传统儒学思想,尤其是程朱理学激烈的批判,对过于重视物质利益导致物欲横流的时代作毫不留情的指责!第二十回中,宝钗素知贾府规矩,凡做兄弟的都怕哥哥,却不知那宝玉是不要人怕他的。自古以来,长幼有序,等级森严,宝玉却有悖伦常,是对传统道德的反叛,是对世俗社会扼杀人性中最美好感情的各种礼法秩序的抵触与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