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字左右的对电影特洛伊的品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9/21 14:43:16

有人说,《特洛伊》决不是垃圾,但近似了。如果主演不是布拉德·皮特,我们会对这部电影有所宽容吗?重金打造的巨作《特洛伊》,以各种卖点拉拢了高额的票房:令人肃然起敬的题材、堪比“魔戒”或“黑客”的特效场面、花瓶帅男的脸或皮特慷慨暴露的身体……它似乎有资本能够用自己的英雄(皮特和巴纳)取代澳洲暴发户(梅尔·吉布森及其《勇敢的心》,或拉塞尔·克劳及其《角斗士》)在人们心目中纯粹男人的形象,不料影片公映后恶评如潮,从专家到民间,《特洛伊》得到的不仅是批评,简直是嘲笑。

看到千军万马热闹非凡的海面航行与城池大战;看到著名的高耸入云的木头大马;看到亦真亦幻的雅典与特洛伊古城,我不禁心疼起电影创作者花费的巨大心力财力,于是一时间似乎可以原谅那个塑料模特一样苍白且远远称不上倾国倾城的美女海伦,以及每个场景都似曾相识、严重缺乏创意的战争刻画。

真正让我无法让步的,是影片对人道精神故作深沉其实却肤浅无聊的表达。我们允许商业电影不深刻,但不能允许它做作地英雄主义一场然后说“我很深刻”。除了告诉观众阿基里斯是神之子,以及特洛伊人偶尔向阿波罗致敬外,《特洛伊》把荷马史诗中大量记录的诸神活动及其对特洛伊战争决定性的介入和影响都略去了。

这样,特洛伊战争便跟后世的无数战争并无二至,没有了命运神定的必然悲剧,人的力量便无限膨胀起来。但是这种处理使人性看上去理智而完美,崇高得未免有些笨拙。

片中,赫克托尔与安德洛玛克的经典告别,并不是因为他知道跟阿基里斯的决斗注定失败,而是因为感到实力不如人且由于误杀而理亏应受惩罚。这样,赫克托尔就比《伊利亚特》中的描述更高大。有意思的是,他必须去决斗,否则有辱英雄之名,或者男人之名。这更像是今天的许多体育比赛,抽签决定了你的对手,不管对方排名是第一还是第一百,你都得去打,如果不去,从客观上说,你违反了竞赛规则,从主观上说,你是个懦夫。如果人有足够的力量和自由,完全可以选择不打这场比赛———我不愿失败因此我不战斗,这也有错吗?如果世界是你自己的,当然就没有错。可惜,世界即使不是诸神的,也是诸人的,胆怯本来只是一种普通的情绪,现在却被扣上一个“性格弱点”的帽子,直接将胆怯的人降了一等。赫克托尔于是必须去送死,特洛伊非常无谓地失去了最厉害的人。如果有诸神的干预,我们倒可以心安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