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蜀相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1 06:48:43
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杜甫虽然怀有“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但他仕途坎坷,抱负无法施展。他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这首诗是杜甫在漂泊西南时,为追怀诸葛亮所作。这首诗在艺术上颇具特色:一是抓住祠堂典型环境的特征,来渲染寂静、肃穆的气氛,把诗人对诸葛亮的怀念表现得十分真切。二是对诸葛亮的政治活动作概括的描述,勾画出了一个有为的政治家的形象。结尾两句,更从诸葛亮功业未遂留给后人无限怀念,表达了对诸葛亮的赞美和惋惜之情。这两句苍凉悲壮,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蜀相》也寄寓杜甫自感身世之意,包含了对自身怀才不遇的感慨。杜甫曾胸怀壮志,但官运始终不通,人微言轻,难于有所作为。尤其是“安史之乱”后,到处漂泊,历经艰险。仍摆脱不了穷困的地位。杜甫为国为民,常年心急如焚,却际遇冷落,内心无法平衡。这种感情,长期引起广大失意的知识分子的共鸣,此诗被人传诵,也是理所当然的。

这首诗写作的背景
安史之乱后 国势艰危 生民涂炭
作者自己报国无门
渴望建功立业
但是
终究也是“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空有一腔抱负,却无人赏识
所以作者渴望得到当年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的待遇
诗文的最后又对这位雄才大略,却又英年早逝的诸葛亮引发了自己的感慨,两人有着相似之处(用处不多)聊以慰藉自己

这首诗是杜甫在漂泊西南时,为追怀诸葛亮所作。这首诗在艺术上颇具特色:一是抓住祠堂典型环境的特征,来渲染寂静、肃穆的气氛,把诗人对诸葛亮的怀念表现得十分真切。二是对诸葛亮的政治活动作概括的描述,勾画出了一个有为的政治家的形象。结尾两句,更从诸葛亮功业未遂留给后人无限怀念,表达了对诸葛亮的赞美和惋惜之情。这两句苍凉悲壮,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沉郁顿挫 统体浑成
《蜀相》是我国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七律中的名作。
公元二二一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蜀,任命诸葛亮为丞相,蜀相的意思是蜀国的丞相,诗题《蜀相》,写的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曾经为刘备制定了一系列统一天下的方针、策略,辅佐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