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唐宋元明清的中央官制的发展演变及其规律 概括秦汉唐宋元明清的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1 00:30:15
概括,

五、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
(重点在内容:完备的中央集权体制的初建)
1、政治上:“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秦律。
2、经济上:实行土地私有,按亩纳税;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车轨、驰道。
3、文化上:统一文字;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严禁私学,实行愚民政策。
4、影响:第一、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利于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第二、秦朝地主阶级凭统治力量的加强,人民处境日趋恶劣。秦朝的文化专制、愚民政策,以及各种暴政也由此而来,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六、汉承秦制: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 ★★
(观点:分封与郡县之间的矛盾,一定意义上来讲贯串于中国古代社会,实质上是皇权与贵族之间的矛盾,每一代都有贵族势力的存在,它是一种分裂势力,与郡县制的皇权制度是抵触的。)
汉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政治体制上形成“中朝”与“外朝”;
(2)解决地方不稳定因素:封国问题的产生与解决:平定七国之乱、推恩令、设置刺史 ;
(3)解决意识形态的一统:察举制、兴办太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七、隋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
(注:考镜源流,前后比较。即对上述几种制度要系统掌握,弄清其来龙去脉,就是了解它们在每一个朝代的变革等作一比较。)
1、三省六部制
隋文帝时期首创三省六部制,到唐太宗时,此制度得以发展完备。中书省负责拟发皇帝的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国家的政令,下设六部, 既然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和户部。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古代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不论对当时,还是对以后历代的社会,都具有重大的影响与历史意义。
2、科举制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扩大统治基础。隋炀帝时开始创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朝时进一步完善。隋朝初年设立,唐代进一步完善。科举制的实质,是代表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科举制的建立,对隋唐社会政治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对以后的历史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改进府兵制 4、推行均田制与租庸调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