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商超卖场的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18:43:49
1、物业公司给出一个卖场的建筑工程图纸(建筑的尺寸、支撑点分布、电力线路图、消防水力分布图)
2、拿到图纸之后,卖场开始进行划分(怎么样划分、划分的方式与卖场商品的关系、一般各个区所占比例是多少)
3、货架、堆码分布图
4、上层配套设备分布图(轨道、价格牌线路)
5、局部区域工程装修(材料、尺寸、效果图、工艺)
6、卖场应用部分
本人QQ:84661261 这是一个系列问题,如果有这方面的资料我可以购买。

商品陈列:

  是超市经营工作中一项非常基础、非常重要的工作,在超市业态中,商品陈列决不是简单的商品堆放,而具有美化卖场,刺激消费的专业职能。相关资料显示,科学、专业适应消费心理和消费需求的商品陈列能带动30%~40%的销售增长,远远大于促销所带来的销售提升。因此,作为超市营销人员,有必要认真分析陈列工作的内在因素,科学地促进陈列工作的规范,使其最大程度地达到美化卖场,增加销售的目的。

  以顾客需求为第一从理论上来讲,商品陈列只有原则,没有标准。不同的商圈,不同的商品结构,甚至不同的经营目标,会产生不同的陈列模式。但陈列是以什么为原则,其标准中的共性如何来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多种多样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我的意见是,陈列应适应和满足消费需求,以服务于消费需求为原则,以商圈50%以上消费共性为标准来指导我们的陈列工作。注意,在此我要提醒大家的是,工作的中心是为顾客而不是商品,是满足消费的需求而不是服从于商品的特性。例如:从消费心理来分析,一个顾客在比较两种相隔5 米的商品时就比较困难,据此,对同质化的商品的陈列我们采取纵向式需求,横向式单品的方式去适应消费心理和消费需求,从而促进销售。明确陈列的目标,并由此确立陈列工作的重点,以顾客为中心,满足需求为第一,已成为业内共识。

  如何衡量商品陈列优劣判断一个卖场商品陈列的好坏其实并不难,可以概括为:商品陈列是否制造出卖场的气氛,商品陈列是否突出充足的量感和一目了然的特点,商品是否易于寻找和取得。一个好的卖场商品陈列会让人感到只有商品而货架已被隐藏其后,我们看到的只是商品。而判断一个排面陈列好坏有以下几个因素:1、货架上的商品是否易于接近,要尽可能地让顾客产生接触商品的冲动;2、保持货架的外观整洁;3、整个层板,不能陈列同一种商品;4、商品价格标签、POP等标识是否与商品一一对应;5、货架最上层陈列的商品应与其下一层陈列的商品一致;6、不要隐藏缺货。以上标准看似简单,但要长期坚持,完全去除工作中的随意性却并不容易。细节造就完美,如果细节管理不到位,就难以达到陈列对销售的推动作用,从而影响冲动性购买的产生。

  促销是商品陈列的首要目的促销商品的陈列是陈列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对促销商品的特殊陈列应使促销商品显得生机盎然,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