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贾谊故居观后感(积极一点的)多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13:45:38

发潭州(时自潭之衡)
  杜 甫
  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
  贾傅才未有,褚公书绝伦。高名前后事,回首一伤神。

  贾谊这个旷世才子,纵有雄心千尺,才情万丈,却始终是时运不济,最后悒郁而终,死的时候才30多岁而已。从洛阳走出来,短暂的生命旅途却也在长沙停留过三年之久的光阴,于是长沙至今仍存贾谊故居。

  太平街上,一排商铺中,突然有一线空缺,沿路进去好几米深,蓦然就是一道长长的门墙,刻意髹成的深灰色,不知是为了彰显岁月的沉重,还是贾才子命途的坎坷,就这么毫无掩饰的横在了视线中,挡住了一切窥探的目光。正中有一牌匾,上书“贾太傅故宅”几个大字。没有读破万卷书,所以对于贾谊,向来也是只闻其名,具体他做过什么写过什么,似乎却没有深刻的印象,就算特地来到贾谊故居看看,也多半只是为了打发一个晴朗的下午而已。

  这一个平凡的时刻,遥想当年墙内大院深处那个失意的主人,不由轻叹谁也说不清楚命运,谁也无法透过时间之墙看到将来的前途或者遭遇。不论我们自恃拥有什么,年轻、美貌、金钱、地位或其他,最终都无法参透命运这两个写起来简单至极的字。长沙的大多所谓古迹,几乎都在战乱中毁于一旦,尤其是那场著名的文夕大火,更是将一座古城烧成了焦土一片,什么都不曾留下,再辉煌再悠久的历史,都在熊熊大火中化作了休止的符号,而现今看到的,莫不是今人揣摩着古人的心思重新做的念记而已,比起从前或许更先进,又或许是大不如,因着没了比较,怎样的揣想都不过分,只是知道,很多事物是不会再度重现的,一如时间不会重新轮回。再世的恍然,始终是无力的牵强。很多都是我们所不能抗拒的,比如战乱,比如天灾,比如其他,甚至就不过是午后的一场雷阵雨,也可以淋得人从头到脚湿漉漉。

  进入大门,左边有著名的太傅井,说来苍凉,大火唯一不能抹去的痕迹也只有这千年古井。好奇地攀住围栏,吃力地向里弯腰探身下去,想看看那井里有什么。井是双眼的形式,两口并排着的水井同样大小,同样浑圆,昏昏的视线什么都看不清楚,依稀仿佛有星点水反射的亮而已。千年之后,平静的双眼井在阴暗的围栏之后,不再泛起昔日的波。无波的古井是否在暗示着什么呢?这么想来未免太主观了,笑一笑,继续游览。

  大门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