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刚满3岁了,这段时间很喜欢打人、咬人是怎么回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08:56:38
不高兴、或者要求我做什么没做就拼命咬我,把我的手都咬伤了。

我该怎么教他呢??

教他做规矩 小孩不懂事但是会习惯思维 你不对他的错误举动进行制止和矫正他会认为这是可以进行的 依然进行下去 每次咬人时候都进行适当的教育 可以是肉体的惩罚 也可以是不予理睬等等 让他觉得咬完后会得到惩罚

孩子喜欢打人、咬人,是在发泄情绪上的不满,但是他并不明白自己的这种方式并不为其他人所接受。他现在是对妈妈,对家人,可能未来会用此类不恰当的方式对待交往和互动中的其他人,那么孩子就不太可能获得他人友好的对待,这反过来也会给孩子自身带来心理伤害。所以,孩子必须学会更为别人接受的表达方式。
这可能跟您对待他的方式也有一定的关系。
能很明显的感觉到,您的孩子打人、咬人时的情绪一般是要求没有被满足、事情发展不符合他的心愿的生气状态;您也提到了,孩子不高兴时,或者要求您做什么没做的时候会咬人。不知道这种情况的发生是否频繁?
蒙台梭利常引用这样一句话:“儿童常哭、暴躁、易怒,是因为他们正处于精神饥饿状态”。我们需要从一下几个方面着手,改变这种情况:
1、家长该为孩子树立“一致的界限”,减少与大人对抗及同时消极情绪的发生。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样的要求不会被满足要明确的给到孩子,不仅要说道,还要做到。说好了八点半去洗澡上床睡觉,就不能看动画片了,哭或者打人也是没有用的,电视会被关掉。我们的孩子现在喜欢“用哭闹控制家长”,我曾经亲眼看见一个孩子威胁带他的阿姨(保姆)“你要是不带我去玩儿,我就打你!”本来应该回家做饭的阿姨只好带孩子去玩儿。这就会让孩子发现,“我的这个方法真有用!”当孩子习惯于这种方式的有效性,就也会这么对他妈妈和其他人说。家长要学会“反控制”,只要坚持,慢慢的就可以使孩子的不当行为减少;

2、引导孩子使用“为他人接受的情绪表达方式”:同时必须教给孩子更合适的表达情绪的方式,并减少孩子打人、咬人情况的发生。塑造孩子的适当行为方式,不用过份提到孩子现在的不当行为,“你看你又咬人了”、“你怎么老打人!”这对孩子的不当行为反而是个强化。您可以抓住他的手或扶住他的头,阻止他的行为,同时可以告诉他,“你这样可不受欢迎哦”、“妈妈不喜欢你这样”,并且告诉他怎么样才是被接受的,“你可以告诉我你不喜欢这样,那你喜欢怎么样呢?”、“你说出来妈妈就明白了”,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以宣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