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困难掰腕子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02:02:28
父亲十多岁的时候,爷爷就去世了。 当时,家里的日子过的很凄凉。为了能挣些口粮,奶奶一狠心,把父亲送到后草地换粮的车队。

换粮回来的半道上,骡子病了,父亲只好一个人往回赶。天越走越黑,风也越刮越大。 地上的积雪被扬得四散,看不到一个村庄。

天已经彻底黑了,又走了不知多少路,还是不见一星半点的灯影。父亲觉得, 一定是迷路了。他把车上所有御寒的东西,都胡乱地穿在自己的身上,又把两条麻袋片,搭在了还有些虚弱的骡子身上,可还是刺骨的冷。

父亲后来回忆说,他当时连车也不敢坐,也不敢选择一个背风的地方藏起来。他说,那种时候,人和牲口要是一停下来,很快就冻僵了。风越刮越大,后半夜更是冷得难耐。 有几次,父亲想舍弃了车, 自己和牲口逃命。 但是一想到家里,好几口子人指望着换回去的东西活命,他就不敢再想这些。

第二天天亮, 父亲发现自己赶着车在雪地上转了无数个圈,而前面的村庄,就在一里远的地方。

以后的岁月,父亲偶尔说起这件事的时候,总是意味深长地说,人这一辈子,谁都会遇到点难事,关键是要学会和它掰腕子,再大的困难,只要心里不松劲,掰腕子永远输不了。
回答问题

文章中,父亲在寒冷的大雪天迷路了,穿上所有的衣服都抵抗不住那刺骨的寒风 他为什么不敢做上车 ,不敢选择一个背风的地方藏起来,而是不停的往前走?
请细读文章最后一段,联系自己的实际 说说他所描述的道理!

就像很多故事里讲的一样,在寒冷的时候,人一旦睡着了就可能永远不会醒了,而且那是人会变得非常疲惫,非常想睡一觉。只有有毅力的人才可以像这样走一夜,也才有活命的机会。
对于一个文学作品来说,可以这样分析,一旦停下了就代表一种屈服,就代表面对困难不敢反抗,不停下,不停的向前走,才代表面对困难永不屈服,面对困难永不屈服才能战胜困难。

道理就是人生就是坡坡坎坎,说不准什么时候会出什么事,关键是看自己是危险情况下怎么应对

不敢上车不敢选择一个背风的地方藏起来是因为:如果父亲上车,车很可能停下来.父亲也很可能再没有跳下车拉着车前行的勇气,那种时候,人和牲口要是一停下来,很快就冻僵了.
学会和困难掰腕子,则是不轻易服输,有迎难而上敢于面对和解决困难的决心和毅力.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也需要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

觉得自己做得到和做不到,其实只在一念之间,只要我们坚持干,事情就变得容易了.这并非因为任务的性质变了,而是因为我们办事的能力增强了.

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