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集权制的发展史(详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09:48:47

我简单的陈述下

1、萌芽(战国):商鞅建立县制,百官服,从君主法令的封建官僚制度建立。

2、确立(秦朝):一整套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的建立。(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中央三公九卿的官制,地方推行郡县制)。

3、巩固(西汉):①汉景帝“削藩”平定七国三乱。②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夺王侯爵位,解决王国问题。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专制,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4、完善(隋唐):①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相当于宰相,相互牵制和制约,避免宰相的专权,又一定程度上牵制君主专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②科举制,使门第不高的有才能的人参加到政权中来,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

2

5、加强(北宋):采取“杯酒释兵权”将地方的行政、军事、财政权力收归中央,防止了地方割据局面的出现,加强了中央集权。

6、发展(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保证了中央统一政令的实行。在地方设“行省”实行行省制度,对后也影响深远。

7、强化衰落(明清):明朝废丞相,形成君主独裁的局面,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进一步削弱地方势力,还遍设厂卫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这是专制主义强化的突出表现。清朝沿用明制,后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使君权空前加强,形成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达到顶峰。

秦始皇结束封建首先建立中央集权制,不过他建立的中央集权制的中央指的是皇帝一人而已.
然后就延续两千年.
直到辛亥革命民,结束了旧的中央集权制,建立了新的中央集权制.
延续至今.

中国历史上的君主专制集权制度从秦始皇以来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从秦的郡县、宰相制历经短暂的曾带来巨大混乱的分封制,到隋唐就过渡到三省六部制,初步实现了分权和对皇权的制约,但还未解决军人干政问题。到宋代以后彻底解决了军人干政问题,实现了现代意义上的文官控制军队,政治上皇权对大臣的控制进一步放松,“言官不以言辞致罪”,祖训不杀大臣,人命关天等都是人文精神得到重大发展的体现。而西方同期还处于黑暗的中世纪。
除了明初的几个皇帝外,明朝是皇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