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该怎样和家长沟通?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15:31:51
小班的幼儿经常发生矛盾,源源和巍巍同在小一班,经常在一起玩。一次他们又在一起玩,突然巍巍跑到老师面前告状“老师源源打我了。”老师走到源源面前问:“源源,你是不是打巍巍了?”源源紧闭着嘴非常生气地看着老师,一句话也不说。老师又提高声音问了一次,孩子突然一边大声喊着:“我没打”一边疯狂似的向老师脸上大区。老师情急之下,紧紧抓住孩子的双手说:“你怎么还敢打老师”把孩子放到了卧室想让孩子冷静一下。过了一会儿把孩子叫出来,告诉他:“以后不能再打人了,玩去吧。”第二天孩子的妈妈气呼呼地来找老师:“孩子说幼儿园不好,老师不理他还打他,他不想上幼儿园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们老师怎么能这样,太没师德了吧?”说完就气呼呼的走了,连个解释的机会都没给老师。如果发生这种情况,老师应该怎样和家长沟通?

您好,谈一下个人观点,供您参考。
分析事情的经过,似乎这位老师有点疏忽了源源的感受和心理表现。开始老师询问情况时,源源并没有承认打人,还很气愤,后来孩子跟老师冲突起来,老师只是把他隔离开了,之后并没有了解孩子的心理就了事。也许是冤枉了源源也有可能。当时,老师应该先把事情弄清楚,然后跟源源有一个很好的沟通,妥善处理这件事。而不能简单粗暴的处理幼儿教育的问题。如果源源是被冤枉的,老师又这样对她,还有可能在心里埋下阴影、或形成心理疾病,老师应该本着对孩子负责、诲人不倦的态度,就是受到孩子不懂事的反抗,也不能意气用事。
另外,事发当天,源源的母亲来接孩子时,老师应该跟家长做一个沟通,说明情况,或让家长帮助教育。也许就可以避免后面的误会发生了。
事已至此,老师还是要主动和家长沟通一下比较好。解释当时的情况,也要对自己疏忽了孩子的感受而表示歉意,请家长从教育孩子健康成长的角度来对待这件事以及对老师的态度。既表明老师认真负责的诚意,又提醒家长娇纵孩子的不良后果。
对于以后再遇到孩子之间发生矛盾的情况,老师应该冷静、细心的观察了解情况,还可以请其他的小朋友帮助反馈情况,做出妥善处理,在孩子心中培育友爱的种子,不要忽略孩子心理简单把事情平息,这样往往会留下隐患,尽量不把矛盾迁移的家长身上。

孩子被家长惯坏了,正常的事.不过要解决就要去他们家好好和家长说清楚,不能白被冤枉了啊,听不听是另外回事了,等孩子来上幼儿园的时候就耐着性子好好带他玩,小孩比较单纯,你经常带他玩他就会对你比较信任,回家就会说老师怎么怎么好了

不用着急,因为这时的妈妈正在火头上,等她气消了也就明白了,自然会和你平生和气的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