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世纪的“武士道”与鬼子兵的“武士道”内涵有什么不同?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5 15:30:30

日本中世纪的武士道强调武士的个人操守,一定程度上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提倡“仁、义、勇、智、信”(不是中国儒家提倡的仁义礼智信),并强调下级对上级的服从。武士道正式确立是德川幕府建立后,标志是德川家康提出的“武家法度”,法度里虽然也规定了武士要尊崇天皇,但仅仅是“尊崇”而已,也就是说,对武士而言天皇只应该是一尊傀儡神像,想起来了可以拜两下,嘴上也可以说一说,真正要效忠的是自己的上级武士领主(最高级别就是幕府将军)。某种意义上说,中世纪的武士道与西方的骑士精神很接近,只是把需要效忠的君主换成了幕府将军。

鬼子兵的“武士道”是日本建立“皇军”时,为了与幕府时代的“武士道”相区别,而重新提出的所谓“武士道”,内涵上提倡对天皇绝对服从,这是与中世纪武士道的最大区别。此外,经过一段小时间的军国主义强化,鬼子兵的“武士道”变得只强调“勇”,对“仁义智信”都做了淡化处理。

两者之间还有一个重大区别,那就是前者只要求武士阶层遵守,而后者则规定只要是“皇军”就都要遵守。

内涵上基本相同,同样提倡的是对天皇的绝对服从。

不过本质上有了变化。中世纪的武士道受中原文化影响类似于西方骑士精神,崇尚武德、忠君、公平、正义。到了近代则完全沦为军国主义控制大众的邪恶思想。

本质上没有任何不同。。。只是后来的武士道被军国主义者利用而变味了。。。武士道的深一层的内涵十分复杂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武士道也是种很深奥的哲学只是后来的武士道被军部的混蛋们加以利用而变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