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曲张和静脉炎有什么关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1 07:29:44

下肢静脉曲张形成的原因很多,大致可以分为浅静脉本身的异常,静脉压力增高,静脉瓣膜功能不良,静脉堵塞合静脉受压等原因。
(1)静脉本身的异常包括静脉壁发育不良,静脉壁的弹力纤维较少等原因。
(2)静脉压力增高可以与重体力劳动即长期站立有关。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用力时都需要腹肌的参与,结果使腹压增高,腹压的增高会使下肢静脉暂时性或间断性受压,这些都会影响下肢静脉的向心回流。下肢静脉压力过高是同时发生在下肢的深静脉和浅静脉,但是由于深静脉行走在发达的肌肉之间并受肌肉的支持和保护,因此深静脉不会发生曲张。位于皮下的浅静脉由于缺少肌肉的支持和保护长期静脉压力增高,就会扭曲,抻长而表现曲张。
(3)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良时使静脉血倒流,也是非常常见的原因。
(4)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栓堵塞了下肢深静脉,下肢的静脉血只能浅静脉来回流。正常情况下,下肢浅静脉只承但约30%的回血量,深静脉堵塞后,要它承但100%的任务就难以胜任,因而使浅静脉逐渐扩张来代偿。长时间的代偿,就会导致曲张。
(5)下肢深静脉的病变如本身有狭窄或闭塞,盆腔肿瘤即妊娠子宫等压迫下腔静脉或髂静脉,若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如先天性动静脉瘘等,都可以引起下肢静脉曲张。
静脉炎是由于脚气感染所引发的静脉血管炎性病变的一种静脉疾病,但静脉炎并不是真正的炎症,而是由于静脉血管有血栓形成,临床上有浅静脉炎和深静脉炎之分,现在简述深浅静脉炎的临床症状,浅静脉炎多发生在浅表静脉,静脉血管一般出现红肿,热痛,静脉多呈硬索条状,触之疼痛加重,如轻而局限的浅静脉炎,一般无需治疗,五至七天即可自愈,愈后多有色素沉着形成,如大面积静脉炎形成,则要考虑溶栓,外敷活血化淤药膏,抗炎等对症治疗;深静脉炎临床一般多表现于下肢,一旦病变多发生浮肿(浮肿以凹陷性,早轻暮重样),疼痛,憋胀,皮肤变色(或红或紫),一旦确诊深静脉炎则需要住院对症治疗,否则有可能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如肺栓塞等,如果是深静脉炎的话,是绝对不能行走的,如确需下地行动,则需要配循序减压袜方可。

静脉曲张严重后有可能转化成脉管炎,会有截肢的危险。所以平时要多注意腿的养护。

静脉壁软弱,静脉瓣缺陷及浅静脉内压力升高是静脉曲张的主要原因,静脉壁软弱,静脉瓣缺陷和遗传有关.而长期站立工作,重体力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