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核电站事故还是核爆的危害更长久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07:29:13
1986年前苏联乌克兰地区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造成的环境污染至今未能根除,周围方圆上千公里的地方仍无人定居;而1945年日本广岛遭原子弹轰炸后,我想核爆时施放污染物应该大大高于核电站事故可能的排放量,但却没有这么长久地对环境的后遗症。这是什么原因呢

差得不是很多,一个电站的裂变物和一个原子弹是接近的。 电站看上去核燃料比较多,但真正能产生强辐射的较少,当然低污染物(比如U238之类的)较多。电站的总污染物会多一些。消除地面污染,一般只能把土挖掉丢弃到别的地方去。只不过广岛长崎都是空爆,地面污染相对较小;电站则是接近完全的地面污染。

另外一个问题是,日本的核爆当时对辐射危害问题不是太清楚。城市是易址重建的,而且核爆中心也是不住人的。而切尔诺贝利事件时候,已经对辐射非常重视了,居住安全标准也提高了。而且苏联相对日本的优势就是土地面积大得多对吧,非居住区划大一点对苏联没什么关系的。

另外“周围方圆上千公里的地方仍无人定居”这本身带夸张的说法。。你不要当成直径1000公里去理解,照这么算,整个乌克兰都没人住了。实际是直径数十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