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能有效调控信贷的增长?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03:36:19

首先你要明白存款准备金率的概念,简单的说,存款准备金就是人民银行要求金融机构每吸收一笔公众存款,都必须按一定比例缴存部分准备金,这个部分准备金是为了保障客户能够提取存款和保持足够资金作为清算而存放在人民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存款。而缴存的那个比例就叫着存款准备金率。
  这个存款准备金率由各国中央银行制定,准备金率的大小直接影响了流通中的货币量的大小。
  当调高存款准备金率,也就是说金融机构需要向人民银行缴存的这部分准备金存款要多一些,那么就会缩小金融机构的信贷规模,进而影响国家经济的运行。这个被称为紧缩的货币政策。
  当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则相反,会增加金融机构的信贷规模,因为金融手里的钱多了嘛,这个被称为扩张的货币的政策。
  当时,我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的一切都只是人民银行的一厢情愿的做法,,具体执行还得看各个金融机构的态度,很多的时候,往往是国家调控,下面不执行,或者在执行上大打折扣。
  而且,一般来说,调高和调低的时候金融机构的执行状况也不同,
  通常来说,当调高的时候,这个政策比较有效,这种时候一般是针对经济过热,国家要调控信贷增长,所以强制让金融机构手里可贷资金的规模减小。
  当调低存款准备金率,人民银行需要是希望通过存款准备金率的调低,让金融机构扩大信贷规模,好为市场注入更多的资金,提振国家的经济运行,但是金融机构为了控制风险,你想想,除了政策性的银行之外,对自负盈亏的商业银行来说,为了控制风险,信贷规模会自发的缩小,,哪里还会增加嘛,即使增加也是有限的,所以,这个时候,各级金融机构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就违背了国家调控的原意。 所以才说,在经济萧条时期,货币政策收效甚微,甚至无效。而财政政策就比较直接有效,通过减少税负,增加财政支出,用于公共设施的建设等形式从根本上也是最最直接的刺激国家的经济增长,保证就业率。从而达到提振国家经济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