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申论的材料分析综合能力?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03:05:27

看样子你是今天23号才提出的问题啊,如果你是参加30号的公务员考试的话,我可以明确告诉你,这已经是不可能了。这个东西没有个几年的积累是不可能的,只要你熟悉了时事新闻并了解中央的相关解决方针,看到材料就可以知道是什么类容,相应的对策自然就会想出来。

您好,中政申论很高兴为您解答。综合分析类试题是以分析为表现形式,综合考查应试者系统分析问题的一种试题类型,要求应试者能够准确把握题目要求,条理清晰、简明扼要地分析问题,揭示问题的本质与引申意义,阐释独立思考所得的观点。我们需要把握它的作答要求:分析要合理。观点要明确。条理要清晰。而就具体作答而言,我们需要知道无论哪一种题型的作答都需要按照审题-解题这一流程。审题我们就要学会抓住关键词,“受到哪些启示”、“吸取哪些教训”、“对……谈谈你的见解”、“分析依据”、“客观论述……”。当然,还要把握它的作答任务、作答条件以及作答对象。然后具体解题,针对不同的题型就存在不同的答题思路。比如说比较型分析题(要求结合给定资料,对观点、看法、意见、做法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提问方式,一般有“比较分析……的做法”、“简要分析……看法的异同”。关注提问方式,其目的在于把握这一类试题的“关键词”,主要有“异同”、“比较分析”)
(1)明确主体类比较分析题
第一步,找到题中不同做法(看法)的争议所在,这一步要回到材料。
第二步,对不同的做法(看法)的异同进行比较。可以在总结做法(看法)共性后,然后在分点对做法(看法)的不同点进行集中分析。同时,在答案的条理上,要做到清晰明了。
(2)未明确主体类比较分析题
第一步,找出不同的做法(看法),结合材料准确归纳。这一步骤也是结合材料,分别总结不同做法(看法)的主要内容。
第二步,辩证分析,得出结论。第一,辩证分析,其所呈现的是对不同主体间的客观分析,着重可对不同做法中的积极或者消极影响进行分析。第二,得出结论,主要是在做法影响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材料大背景与行政政策方针,指出是进行经验的借鉴,还是教训的分析。
我们中政申论(中政申论网:http://www.zzshen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