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均汽车使用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9 21:23:58
我国人均汽车使用率

自从中国汽车进入家用市场的这几年来,主导汽车消费,特别是私人汽车消费领域的关键因素一直是车价。但从今年开始,油价开始取代车价成为影响消费的最关键因素。在国际原油目前涨到90美元以上的大趋势下,汽车消费越来越受到油价的制约,而高成本的汽车工业体系将引发中国汽车从低费用时代向高费用时代过渡。
  和车价的大规模变化相比,油价的些许变化都可能成为刺激或者制约乘用车消费的关键因素。去年底和今年初,在每桶石油降到50美元以下时,政府曾于1月14日把汽油价格降过一次,当月的乘用车市场就火了一把。而从常规来看,1月份通常是全年销售的“淡月”。如果按照一个月工作日的平均日销量来计算,今年1月的日销量是历史最高。同样,今年11月1日开始的汽油涨价已经影响到自11月起的汽车消费。可见在国内,石油价格比汽车价格对市场的影响更敏感。
  根据乘联会的报告可以看出,从11月1日开始,每升汽油价格才上涨0.4元,涨幅不到8.5%,但这个上涨幅度还不能保证大型炼油厂不亏损的运转。如果汽油涨价到位,每升汽油的价格将在6元以上,今年的乘用车市场就不会这么好了。对车市十分敏感的汽油涨价,把11月再次创造乘用车市场月销量的历史最高纪录的概率下降了。
  国家对油价调整推迟了近半年,可见国家对扩大内需的重视,而且这样做,年底国家又要补贴石油产业几百亿元人民币。加上将要实施燃油税,用户购买石油的费用在今后的几年中估计不会再有下降的可能,这不但使明年的市场预测更加困难,也预示着中国汽车从轻税时代向重税时代的过渡即将开始。由于汽车改造社会,使财政的负担极大地加重,绝大多数国家都对汽车收取重税。这个与国际惯例靠拢的政策趋势,将使中国汽车的超前消费可以得到一定的缓解,也使国家有更多的钱来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今年车市9、10两个月稳定增长,并创历史销量新高的主要原因仍然是城镇职工的收入增长了18%以上,财政收入的增长约在30%左右,以及企业利润的增长超过了30%,这三项的净增长额都创造了我国的历史最高纪录。临近年底,百姓可支配的收入都到手了,乘用车市场理所当然的应该好。同时,通涨下的几乎所有CPI消费类产品都在涨价,而汽车价格仍在下降,这种反差造成了国内消费者超前消费汽车产品的热潮。但显然,这和目前汽车消费最大成本支出——石油价格可预见的上扬是存在结构性矛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