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佛教觉得贪玩算是什么欲望?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17:16:27
财色名食睡,是五欲,
玩以一种什么欲望呢?

色欲。

玩的对象是什么?一定是执着于世间的某些物象。而不能看破。

佛教也不是不让玩。 寒山拾得不是也玩吗?济公不也游戏人间?

就看你如何理解玩。

贪玩是散乱和贪欲的结合

人的闲暇时间太多、心思散乱 才会贪玩 并且对所贪玩的对象 有一定的迷恋和执着。

以上为个人意见 供参考。

玩属于放逸,懈怠,散乱

合成欲望

贪玩就是懈怠

于断恶修善之事不尽力也。唯识百法随烦恼二十之一。俱舍七十五法,六大烦恼之一。唯识论六曰:“懈怠于善恶品修断事中懒惰为性,能障精进增染为业,谓懈怠者滋长染,故于诸染事而策励,亦名懈怠。”俱舍论四曰:“怠谓懈怠,心不勇悍,是前所说勤所对治。”菩萨本行经上曰:“夫懈怠者,众行之累。居家懈怠者,则衣食不供,产业不举。出家懈怠,则不能出离生死之苦。”

瑜伽六十二卷二页云:云何懈怠?谓执睡眠偃卧为乐,昼夜唐捐;舍众善品。
二解 显扬一卷九页云:懈怠者:谓耽著睡眠,倚卧乐故;怖畏升进,自轻懱故;心不勉励为体。能障发起正勤为业。乃至增长懈怠为业。如经说:若有懈怠;必退正勤。乃至广说。
三解 成唯识论六卷十九页云:云何懈怠?于善恶品修断事中,懒堕为性。能障精进,增染为业。谓懈怠者,滋长染故。于诸染事而策勤者;亦名懈怠。退善法故。于无记事而策勤者;于诸善法,无进退故。是欲胜解。非别有性。如于无记忍可乐欲,非净非染,无信不信。
四解 集论一卷九页云:何等懈怠?谓愚痴分,依著睡眠倚卧为乐,心不策励为体;障修方便善品为业。
五解 五蕴论五页云:云何懈怠?谓精进所治,于诸善品,不勇猛为性。
六解 广五蕴论十一页云:云何懈怠?谓精进所治;于诸善品,心不勇进为性。能障勤修众善为业。
七解 俱舍论四卷五页云:怠谓懈怠?心不勇悍。是前所说勤所对治。
八解 入阿毗达磨论上八页云:心不勇悍,名为懈怠。与前所说精进相违。
九解 品类足论三卷二页云:懈怠云何?谓下劣精进,微弱精进,羸惙精递,退怯精进,憩息精进,心不勇悍性,是名懈怠。
十解 界身足论上三页云:懈怠云何?谓不精进性,劣精进性,昧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