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的结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4 11:20:16
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

关于律诗的结构,不外乎“起”“承”“转”“合”四个部分,每个部分一联两句。所谓“起”,就是诗意的开始;“承”,就是第二联承接第一联的意思;“转”,第三联不能再接着第二联的意思写,要另辟蹊径;“合”,第四联就是全诗的收结。为了更明白地说明这个意思,下面就以我的“长江”一诗来作具体的解析。

  标题 长 江

  第一联 起: 挟雨飙风汇百川, 奔腾咆哮下云天。

  第二联 承: 撞开青蜀千重壁, 划破荆宁万里原。

  第三联 转: 承载古今星月映, 推移物事兴衰迁。

  第四联 合: 纵然横截有高坝, 不阻巨龙啸海边。

  第一联咏长江的起源,一开始就造成了一个强大的气势,这条与黄河同为中华民族之母的大江,它的起源当然是非同一般的。但由于起句气势太大,这就给承联造成了困难,弄得不好,就会造成头大身子小。所以承联必须承受得起起联的这个大“头”。可是,承联却是放到了一个更广阔的背景来写的:联绵的大山,宽广的平原,横贯了中华大地的东西方向,因此,这个身子也就大了,承受得起这个大头。那么,承联“承”的是什么呢?可不能打马虎眼啊,必须落实。你看,“撞开”“撕破”,这一联“承”的难道不是上联的“下”吗?这条龙横冲直撞,越高山、驰平原,势不可挡,形像具体而鲜明。第三联可就要“转”了,再也不能接着第二联的意思写了。但“转”也要有个“度”啊,不能无目的地乱转啊,转联的意思也必须紧紧地扣住标题“长江”。由于一、二联写足了气势,第三联这个“转”就又有困难了:气势小了,这个“腰”就细了,就会被“头”和“身”压“折”。并且,律诗讲究有“实”有“虚”,前面的是实写,写的是具体的形象(当然是以比喻方式出现),转联就应写虚的了。于是,第三联以“承载古今星月映,推移物事兴衰迁”二句,看似漫不经心地用轻飘飘的语句宕开,实际上是拈重若轻,以时空的变换,把长江推向了一个更广阔的宇宙大背景,把长江和历史文明紧密地融合在了一起,广阔中饱含了沧桑感,令人感慨不已。最后一联仍然紧接上面的意思,完成了这个巨龙一往无前的形象,收结了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