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三国看人生哲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4 11:27:45
可以是从一个人物来讲,也可以是其中一个故事来讲,字数不限,自由发挥.谢了!

战官渡本绩初败,劫乌巢孟德烧粮。

哲理:一时得失无须在意,胜败本乃人生常事。吸取教训,抓住要点,突出重点,全力以赴,最终的成功终会属于你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其实并不少见。

貌似分数还挺多的啊,作文或论文???
就孔明吧,人生在世,对赏识自己的人要鞠躬尽瘁,但别死而后已啊。事必躬亲,常给人指手画脚的嫌疑,有不信任人的感觉。所以才会让他没啥大难,却积劳成疾,郁郁而终。终不得过祁山!!!帐下那么多人,难道就没有一个合用之人,英雄豪杰,十人有杰,百人有豪,千人有雄,万人有英。蜀国至少20万兵里就没一个合用??文官系统更不用说,那么多人。孔明在聪明再厉害也管不了那么多啊!!!

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权谋。以前从来没觉得书生有什么用,像关羽、张飞、赵云一样的猛将多厉害啊!后来才发现,原来武人在什么年代都只是别人的一件工具而已,一件好用的工具!真正能纵横摆阖、决定政治走向的人就是那些头脑极度发达,只动口不动手,他们的厉害往往在弹指一挥间,而造成的破坏性的厉害程度不亚于猛将的血腥,甚至更让人毛骨忪然。

小不忍则乱大谋
三国时期,蜀国名将关羽败走麦城,被东吴擒杀。张飞闻讯,悲痛欲绝,严令三军赶制孝衣,为关羽戴孝,逼得手下将官无奈,最后铤而走险,将其刺杀。刘备为报东吴杀害关羽之仇,举兵伐吴。诸葛亮、赵云等人苦苦相谏,都无济于事。这时的刘备已完全失去了理智。结果被吴将陆逊一把火烧得溃不成军,数万军士丧生,刘备本人带着残兵败将退归白帝城,羞愧交加,一命呜呼。蜀军从此一蹶不振了。魏大臣司马懿多谋善变,遇事极为冷静,从不为自己的情绪左右。一次,诸葛亮出兵伐魏,进军至五丈原。司马懿率军渡过渭水,筑垒抵御。当时,蜀国大军出动,粮草有限,利在速战,司马懿则坚守不出,以待时机。为了激怒司马懿出战,诸葛亮心生一计,派人给他送去了妇女的服饰,以侮辱他。讽刺他胆小如女人。但他看到后只是佯装恼怒,却始终按兵不动。诸葛亮也就没有办法了。最后,诸葛亮看同魏军长期相持,难以取胜,心力交瘁,加之过度操劳,病死在了五丈原军中,蜀军只好退走。

如果从三国大体方面来看,我个人认为你可以看到两个现在也有的定律,就是狭路相逢勇者胜,人才是利益的最好保障.这个勇者不单单指身体上的,更多的是智慧,有没有尝试的精神,有没有过人的勇气,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