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小球肾炎为什么叫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07:43:24
请比较高血压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比较说明

不知道你还有没有需要这个问题的答案,我给你打打吧,说得不全请您指出哦
其实两者没有太大的区别,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就是高血压的并发症。当然是以细小动脉硬化为主,这等改变在继发性颗粒固缩肾上不是很明显的。还有就是继发性颗粒固缩肾有个十分突出的表现,就是肾小球集中现象,就是间质纤维化使肾小球相互靠拢。
相同点不用打了吧,别人都说过了。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程中,病变严重区域的肾小球因缺血发生纤维化和玻璃样变,所属肾小管因缺血及功能废用而萎缩、消失。间质则有结缔组织增生及淋巴细胞浸润。纤维化肾小球及增生的间质结缔组织收缩,使表面凹陷。病变较轻区域健存的肾小球因功能代偿而肥大,所属肾小管相应地代偿性扩张,向肾表面突起。从而形成肉眼所见肾表面的细小颗粒。肉眼可见双侧肾体积缩小,重量减轻,质地变硬,表面呈均匀弥漫的细颗粒状。切面皮质变薄,皮质与髓质分解不清晰。具有这些特点的肾被称为颗粒性固缩肾。

慢性肾炎长期发展,也会导致肾组织的萎缩,与肾盂肾炎不同,慢性肾炎的发展导致双肾萎缩的程度基本相同;但是和高血压肾损害相比,又不是很对称,因此双肾虽然是有瘢痕,但是大小并不完全相等,故称为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