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给我讲讲70 80年代的事啊 要贴近生活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13:57:38
rt 讲讲老一辈人的经历就行

70年代,很穷,都是这样,贫富比较均匀。
71年—76年,吃红薯片和苞米羹,特想吃肉,只有过年过节、生日、来客有一点点,同志们身材都保持得非常好。可以不远万里去看电影(没有电视),批斗,跳忠字舞,吃忆苦饭、赶场,就是娱乐,孩子们都是在街边,田坎上爬大的。
77—79,有闷锅饭吃了,不会饿肚子了,还是缺油,一般咸菜下饭,好点可以炒个小菜下饭。娱乐都一样,虽然没文革了,但大家还是非常谨慎,小心翼翼。反正生活改善了不少。
80年代,有生机了。
81年—86,吃回锅肉,下个馆子,一月有那么一两回,开始有人长胖了。同志们都集中到单位看电视,农村的在院子看,私人买的电视都是愿意拿到外边大家看。那时有名的电视剧:霍元甲、陈真、血疑、女奴。有人做生意了,国家鼓励万元户,我隔壁几个叔叔天天喝酒,要把瘾过够,成了酒仙。(有一个已经因酒早逝了)。看了少林寺,打架的多得很,治安混乱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86—89,生活得到实质改善,家电基本普及了。有了BB机,400、500一个,两三个月的工资,还是有些人不吃饭都要买,电话4、5000一部,有一部可以收费做生意,15000左右的大哥大,一把手干部和生意人敢整,那是上等人。麻将那时候打的人比现在干劲大,娃儿可以甩在家里不管都要去打。
89,贪官开始多了,贫富多了,学生就不依教了,结果被坏人利用,那是政治,不说了。
总得来说,进步了,发展了,现在想起,那时很有意思。

80年代,沿海都陆续建了开放城市,内地的人都蜂拥而至,沿海的新鲜实物就一波波的传到内地,整个80年代就是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一点不过分

70年代教材、工业设备、技术革新资料完全公开,全国相互学习,毫无保留地各地交流,原材料、设备利用率最高,从各种机床、汽车、线切割机、电火花加工机床、水泵、内燃机、电动机、钟表、自行车、灯具等等的零配件全国通用、互换性好,基础图纸公开,全国统一设计DDZ仪表、全国统一设计N1钟芯等等。
80年代文凭、学历、职称说了算,全盘引进。
90年代低水平重复研究,相互封锁、互相敌对,从低端产品开始就保密、同类产品只要是不同厂家的,同功能的部件特意做成没有互换性,极大地消耗社会资源,损坏消费者的利益,人为制造麻烦,制造维修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