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丰现代有什么名人呀?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09:57:15
大丰现代有什么名人呀?

方强,原名袁文彬,亦名袁持中、袁志远,1901年生于上海市青浦县。幼年家境清苦,赖亲友支助,在家乡和上海读书数年,终因经济窘迫,辍学谋生。他先在上海宝龙医院(现为上海长征医院)当勤杂工,不久升为看护(护士)。由于他工作负责,勤奋好学,态度谦和,博得许多病人的爱护和器重。有位病人深知他抱负不凡,主动资助他考入上海同济大学医科学习。
  1925年,袁文彬投入“五卅”运动,领导同济大学学生罢课和游行示威。“五卅”运动以后,他离开同济大学,投奔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进了黄埔军官学校。

  1926年,袁文彬参加北伐战争,在北伐军总政治部工作。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上海国民党右派疯狂地屠杀共产党员、工人领袖和进步人士。袁文彬在共产党的掩护下,离开上海到武汉工作。不久,汪精卫又公开叛变。袁文彬因精通法文,化名袁持中返回上海,以商务印书馆翻译作掩护,与上海进步文化人士广泛交往,并翻译了《战争》、《苏联妇女和儿童》等著作,介绍苏联人民的革命情况,传播马列主义。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袁文彬四处奔走呼吁,宣传抗日。1937年8月13日,日寇进攻凇沪,爆发了全面抗战。郭沫若同志组织战地服务团,袁文彬接受郭沫若的委托,担任战地服务团第一团团长。1937年9月,袁文彬率领全体团员在凇沪一线,宣传抗日、募捐和救护伤员。由于中国军队正面抵抗激烈,日寇遂从金山登陆,迂回包围抗日军队。凇沪前线部队被迫后撤。于是袁文彬带领全团人员,从昆山经镇江、南京、安庆辗转到武汉。他在担任武汉卫戌司令部宣传大队副大队长时,想方设法对付国民党反动派引诱、排挤和打击爱国青年的活动,曾经把服务团中一些共产党员、爱国青年输送到延安。

  1938年3月,在中国共产党的促进下,国民党恢复了军委政治部,周恩来担任政治部副部长,郭沫若担任政治部第三厅厅长,他们邀请袁文彬参加“三厅”工作。袁在周恩来和郭沫若的指示下,率领战地宣传队到江西、皖南一带进行宣传活。1938年冬,袁带领一批青年,冲破重重障碍到达延安,被安排在中央翻译局工作。1939年冬,他随周恩来离延安到重庆。1940年夏,按照党的指示,他又离开重庆,随袁国平等同志到新四军军部工作。这年冬天,他从江南到苏北盐阜地区开辟新区。

  由于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