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欲静而风不止,,木秀玉琳风必摧之) 这两句话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22:23:48
最好详细点~~ 谢谢

树想要静下来,风却不停地刮着。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 《韩诗外传》卷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比喻主观愿望适应不了客观情况。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你写错字了。郑玄礼记注曰:负,背也。故木秀於林,风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广雅曰:秀,出也。论衡曰:风冲之物,不得育;水湍之岸,不得峭。行高於人,众必非之。史记曰:商君说秦孝公曰: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於世。前监不远,覆车继轨。这句话原出自三国魏人李康的《运命论》。李康所作的《运命论》旨在探讨国家治乱与士人个人出处之间的关系问题。他强调“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可是志士仁人“蹈之而弗悔”,目的是为了“遂志而成名”。不想这话今天竟成了中国人古来已是嫉妒成性的证据。

先分析字面:
树想要静止不动,但是风却要动,风吹树动,树无法做到静止。
树木想要在丛林中一枝独秀,风不会成全他,树林因为茂密可以抵御狂风,一棵树过于单薄就会受到风的摧残。

意思:环境限制一个人,枪打出头鸟。
两句有共同意思:必须和众。

一楼说得很专业。